长沙有毕业生听力下降痛失工作 长期戴耳机损害健康

  •  
  • 浏览次数: 70
  •  
  • 发表时间:2015-05-29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近三年来,在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岗前体检的应届毕业生中,发现听力下降或存在噪声禁忌的屡见不鲜,占体检总人数的1.5%左右。(资料图)


    近三年来,在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岗前体检的应届毕业生中,发现听力下降或存在噪声禁忌的屡见不鲜,占体检总人数的1.5%左右。
 

  长期戴耳机、身处嘈杂环境,当心听力受损

  小张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应聘某汽车制造公司。参加入职岗前体检,身体健硕的他却检查出听力异常。因为体检不合格,小张最终未能被公司录用。小张很纳闷,自己从未患过耳疾,家族中也无耳聋的亲友,为什么会出现听力异常?经医生仔细询问才得知,原来小张酷爱听歌,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损伤了听力。

  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包括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宋月光说,这意味着,如果你在就业前听力有损失,达到一定程度,将会影响就业。

  “生活性噪声也是导致听力损失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增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因不当用耳发生生活性噪声导致听力受损的风险日益加大。”宋月光指出,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12%-15%的青少年听力受到娱乐性噪声的影响。在长沙市疾控中心进行岗前体检的青年人群中,发现存在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者达1.5%左右,这一比例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宋月光提醒,长期戴耳机,因近距离高分贝的噪声持久的刺激人体内耳,易造成内耳毛细胞损坏甚至死亡,从而导致生活性噪声耳聋,而这种听力的损失往往是不可逆的。建议市民使用耳机时,音量控制在以能听清楚为佳,时间不宜过长,要间断休息,出现耳鸣和耳背,应及时就医,并暂停使用耳机。

  从事噪声作业,切记做好职业防护

  46岁的机械厂钻工老张近来发现自己耳朵越来越不听使唤,朋友跟他说话,扯起嗓子喊,他才能勉强听见。老张从29岁开始,就以手持打钻为生。之前,他在城区揽一些上门打空调孔、通风孔的活。后来,到机械制造公司做钻工10年有余。近来,单位组织员工到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老张原来患了职业性噪声聋。

  老张说,在从事打钻之初,他也曾用棉絮塞住耳朵避免嘈杂,后来觉得不舒服,就索性“裸耳”上阵了,慢慢地,他感觉工作时耳边的噪音越来越小,后来甚至感受不到噪音的存在了。

  老张沮丧地说,老在嘈杂的环境下工作也不觉得难受,以为耳朵已经“适应”了嘈杂,没想到,其实耳朵早就受伤,久而久之会彻底失聪,造成耳聋。

  释疑:噪声聋是常见职业病

  “职业性噪声聋,顾名思义是因长期接触噪声刺激所引起的缓慢进行的感音神经性聋,它有别于由一次高强度脉冲噪声瞬时暴露所引起的急性声损伤,如爆震性聋。”宋月光介绍,噪声对听力的损害早期受损时,往往自己不能发觉。

  目前,根据GBZ/T224-2010《职业卫生名词术语》,噪声作业是指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小时/天或40小时/周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0分贝(A)的作业。作业场所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80分贝的接触人员均应接受噪声作业职业健康体检。

  宋月光指出,职业性噪声聋是目前常见的职业病之一,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噪声的主要工种包括:机械加工、制造工种,如下料、剪切、锻造、冲压、辊压、铆接、落砂、造型、电焊等;金属表面处理工种,如抛光、喷砂、清理;煤矿及其他矿山开采,包括凿岩、爆破、掘进等;纺织服装工种,包括轧花、纺纱、织造、制条、染整等;热电工种,包括碎煤、球磨、汽机发电、司炉等;水泥制造,如破碎、研磨;公路、铁路、水利建设等,如开凿隧道、爆破;建筑建材工种,如石料破碎、碾磨、凿岩、钻孔、打桩等。

  宋月光说:“劳动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怀疑听力受到损害:下班后耳朵仍有嗡嗡声;和人交谈时,觉得声音变小或听不清楚;别人发现你说话声音变大;听不到门铃或电话声;听音乐时觉得音质有改变;习惯把电视或收音机的音量调得十分大。”

  提醒:预防噪声聋关键在于做好个人防护

  宋月光介绍,目前,引起职业性噪声性耳聋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接触时间、噪声强度与性质、工作环境因素和个人身体情况等。一般来说,在噪声环境里工作的时间越长,听力损害程度越大;频率高、强度大对听力损害严重;狭窄的工作场所比开阔的工作环境易受损害,距离噪声源越近,越易受损害;中老年人比青年人易受噪声损伤,体弱者比强壮者易受损害,曾有感音性聋或中耳炎疾患者较易受损伤。

  目前,职业性噪声聋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耳鸣、耳聋、头痛、头晕,有的伴有失眠、头胀感等。早期表现为工作后几小时内有耳鸣,以后变为顽固性耳鸣,症状不再消失。有的患者还伴有眩晕、恶心或呕吐等。

  “对于职业性噪声性聋,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药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关键在于预防。”宋月光提醒,噪声作业者应每年定时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听力异常。早期如有4000赫兹听力下降而无自觉症状者,休息数日或数周常可自行恢复,并服用维生素B1、维生素E,严重者,可用血管扩张剂,高压氧等治疗,如治疗无效可配戴助听器。

  此外,建议改革工艺,控制噪声源,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强噪声的设备;对工艺过程允许远置的噪声,应移至车间外或采取隔离措施;设法提高机器制造的精度,减少机器部件的撞击和摩擦,减少机器振动,降低生产性噪声,工作场所合理配置声源;控制噪声转播途径,采用吸声、消声方法控制噪声转播;因各种原因,生产场所的噪声强度暂时不能得到控制,需减少暴露在噪音作业的时间,同时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耳塞、耳罩、帽盔),并定期接受听力检查。如果长时间连续在高噪声环境中工作,尤其应该进行个人防护。


    来源:星辰在线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长沙 听力 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