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饺店里的聋人“学霸”

  •  
  • 浏览次数: 44
  •  
  • 发表时间:2015-07-21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2015年7月7日,山东青岛,听障学生宋华英在聋人高考中取得高分,为了筹学费,她利用暑假在一家水饺店打工。青西新区一家饺子店内,宋华英正在工作间内包饺子。她平均每天要工作10小时,包500个饺子。宋华英是青岛聋校的高三毕业生,也是校舞蹈团的团长。一岁时的一场用药事故,她成了家里唯一不会说话的人。



    在5月份的聋人高考中,宋华英以440分的成绩被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录取,这也是青岛聋人考生里的最好成绩之一。为了筹学费,宋华英利用暑假在一家水饺店擀饺子皮,每天要工作十小时左右。第一天上班,几百个皮擀下来,胳膊已经完全不听使唤了。放暑假之前,宋华英来到青岛聋校,领取毕业证书。她还特意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教室,最后一次在这里训练。如果不是高考成绩突出,可能不会有人关注这个来自农村的听障姑娘。

    宋华英的家在潍坊昌乐镇下面的一个小村庄里,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她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弟弟,也是家里唯一会手语的人。在五5月份的聋人高考中,她被四4所学校同时录取,天津理工是最好的,但也是学校最贵的,光学费一年就要一万三,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这个决定好难。图为在工作的间隙,宋华英也会跟其他年轻人一样喜欢玩手机来消磨时间。

    宋华英用纸笔说,她其实也很纠结,不想再给家里添麻烦了。宋华英是个挺要强的姑娘,教过她的老师都这么说。在高考前,为了能通过艺术考试,她给自己规定了每天必须要画5张画,练舞蹈也是,常常一个动作要反复的练习,直到自己满意。图为午饭结束后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宋华英和高娜结伴回宿舍。两个人想抓紧时间完成她们合作的剪纸作品。

    因为从小住校,宋华英和父母交流的很少,宋妈妈不会手语,字也不大认识。每次回家,宋华英都要火车、汽车的折腾很久,村里不通班车,宋妈妈总会骑着摩托车去镇上接她,家里平时不大吃肉,但闺女回家那天是个例外。爸妈最后还是让华英选择了她喜欢的那所大学,虽然学费会更贵,但当父母的并不看重这些。图为饺子店的员工宿舍内,宋华英和高娜在绘制剪纸的底样。暑假开始后,两人想合作剪一幅“八骏全图”。

    这可以说是宋华英第一次为学费发愁,之前在聋校读书,什么都是免费的。在学校毕业季的招聘会上,宋华英和自己的发小高娜一起找了一份暑期工的兼职,在黄岛,一个月2500,包吃住。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她觉得,能为家里分担总是好的。图为由于两姐妹有听力障碍,记者采访时需要将问题写在本子上,再由她们一一答复。

    宋华英在黄岛打工已经快一个月了,她的同事隋大姐说,这孩子干活认真,也很聪明,第一天来的时候一点不会包饺子,但一教就会,特机灵。宋华英用纸笔说:“第一天上班之后真没想到会那么累,胳膊都抬不起来,但是慢慢就适应了。”尽管工资还没发,但宋华英已经计划好了。她要给爸爸买双皮鞋、给妈妈买面膜、再给弟弟买一块电子表,这些礼物的预算是400块。图为路过曾经的舞蹈室,她还特意走进去,最后一次在这里训练。 

    因为采访过程无法用语言交流,所有的对话都写在纸上,当问到有什么话想对爸爸妈妈说时,宋华英在纸上写下这一句话:“爸妈,您们不要太辛苦了,这样我会心疼,也不要太累了,让我帮您们分担!”图为宋华英最后一次为那些小花小草浇水。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聋人 学霸 宋华英 听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