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入学又遇困难 “耳蜗宝宝”上学遭遇一波三折

  •  
  • 浏览次数: 193
  •  
  • 发表时间:2015-08-31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小宇在看图片

  小宇在看图片

 

    一名先天听障的孩子,在成功植入人工耳蜗后,通过数月的康复训练,不仅赢得了演讲比赛的冠军,还将迎来期盼的小学生活。然而,距离开学只有两三天的他,却遇到艰难的抉择,就近入学无法实现,愿意接收他的学校却在住址数十公里之外。

    训康复迎奇迹

    6年前,小宇出生42天时,母亲崔者就接到了市立医院的通知,儿子小宇的听力筛查有异常。崔者告诉记者,当时医生说这种是先天性的耳聋,比如说正常小孩可以听到二十分贝三十分贝,但是小宇九十、一百分贝都听不到。

    崔者和丈夫在高新区大学城经营着一家小吃店,为了让小宇能够和正常孩子一样,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他们拼命赚钱,节衣缩食,在孩子10个月大时,花2万元买了助听器给小宇戴上,在18个月时,又每月花3000元,给小宇报了康复培训班。5年来,每天不管多忙,多累,崔者都会骑电动车赶20多里路,带小宇去上课,风雨无阻。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除了每天坚持教孩子发音、识字,他们还买来电子琴,用音乐刺激小宇的听觉神经。

    去年8月,在市残联的帮助下,小宇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今年4月,孩子还在江苏省听障儿童演讲比赛中获得了苏州赛区第一名,演讲的题目是丑小鸭的梦想。虽然头上安装了人工耳蜗,一根很明显的电线从脑袋连接到助听器上,看起来小宇就像个“天线宝宝“,但是无论是说话还是玩,他都和正常孩子没有区别。

    就近入学遇难题

    7月中旬,为了能够让小宇和正常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小宇的妈妈到横塘中心小学给小宇报名确认,结果却被告知已经没有名额了。得知就近入学无望,崔者在热心人的帮助下找到了横塘街道。工作人员表示,辖区内两所公立小学都已经满额。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教育局的规定,公立学校每45个人一个班级,7月份招生报名结束后已经全部招满,已经没办法再统筹了。在社区的帮助下,小宇的情况被反映到了高新区教育局。

    教育局工作人员当天回复,小宇家的情况符合稳定收入、稳定住所和稳定工作的入学条件。让家长到学府实验小学去递交相关的信息资料,相关资料通过验证、核实之后,等到八月下旬看报到的情况后再想办法。崔者告诉记者,因为工作人员口头回复收到材料一定会解决的,所以小宇一家一等就等到了8月底。

    开学在即遭遇艰难抉择

    周五,崔者终于收到了好消息,高新区教育局推荐小宇到新浒学校就读。尽管有各种困难,但是校方还是表示,他们愿意接收小宇。学校有着落了,但是小宇的妈妈崔者仍然眉头紧锁。原来,从小宇家到新浒学校,坐校车要36分钟,这也意味着,每天早上小宇需要5点多就起床,6点20分之前,必须赶到接送点等候。除了来回路程的遥远,小宇家还有一个抱在手里的婴儿。

    崔者告诉记者,目前家里只有丈夫一个人在赚钱养家,维持着全家的开销,还要攒钱给两个孩子买助听设备(小宇弟弟也先天听障),报康复训练班。现在,如果小宇要跑那么远读书,崔者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显然有点分身乏术,照顾孩子的生活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

    眼看开学日期迫在眉睫,但是如果让小宇到新浒学校念书,可能无法接送孩子;如果放弃这个机会,小宇或许将失去和正常孩子一起上学的机会。是放弃,还是接受?



    来源:姑苏晚报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人工耳蜗 听障 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