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残障与发展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  
  • 浏览次数: 116
  •  
  • 发表时间:2023-09-21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会议现场
  6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联会主办的“残障与发展论坛(2013):制度创新与战略规划”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与会专家认为,当前我国残疾人事业目标定位、制度结构、管理体制、责任划分等方面缺陷,需要在制度创新与顶层推进方面着力发展。
  会上,来自全国及北京市残联系统和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特教学院等多所高校的140多名正式代表出席本届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冯惠玲教授代表学校致词,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兼常务副理事长王乃坤发表开幕讲话,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主持了开幕式与主旨报告会。
  郑功成教授在开幕式上首先介绍了本届论坛的背景。当前,我国在包括残疾人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都急切需要步入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正常轨道,从而不仅需要制度创新,更需要顶层设计、顶层推进。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制度创新与战略规划”,围绕主题设有主论坛和“残疾人事业制度创新”、“残疾人康复与服务”、“残疾人事业发展战略”三个分论坛。北京市残联理事长吴文彦、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李建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赖德胜、广州市残联理事长梁左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主论坛上为本届论坛做了主旨报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迎生、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吕学静、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建定、南京特教学院教授何侃、深圳大学教授周林刚、四川省残联维权处处长梁峰、山西省残联研究室主任邹淑芳、安徽省残联研究室主任刘海峰等36位来自学术机构与残联组织的专家学者在分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国残联研究室主任陈新民、南京大学教授童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杜鹏、北京市残联副理事长唐海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建定分别主持了相关会场的发言与讨论。
  与会专家认为,近几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在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残疾人的生存状况与生活水平有明显改善。但也存在着目标定位还不清晰、制度结构不尽合理、管理体制尚未理顺、责任划分并不明确,以及与其他相关制度安排不配套等诸多缺陷,这些缺陷影响了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形成了整个社会事业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短板。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主旨报告中指出,国家应当重视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顶层推进,在实践中则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激发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共同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活力,并提出了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顶层设计的基本思路。北京师范大学赖德胜教授基于残疾人就业的事实,论述了中国残疾人就业的大趋势。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李建军研究员分析了老年残疾康复的现状,提出了中国老年残疾康复的发展规划。北京市残联理事长吴文彦总结了北京市残疾人事业的实践,阐述了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方向。多位专家学者强调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制度需要创新,提出了“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项目制”法律援助、农村社区康复服务模式、社会工作介入、居家托养、赋权增能、残疾人组织职能定位、无障碍家具设计等新思路。一些专家学者对残疾人福利事业发展战略设计、残疾人事业立法实践路径、残疾儿童福利发展方向、残疾人康复对策、残疾人信访维权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一些专家学者从哲学、社会学、新发展主义等视角解析了当前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是2007年6月1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残联、北京市残联三家单位联合成立的全国高校首家跨学科组建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机构。其主要任务是高举人道主义旗帜,积极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的发展,打造残疾人事业高端学术交流平台,造就和培养高层次的残疾人事业理论人才。6年来,该院先后创设了有重要影响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残障与发展论坛”,并举行过多次国际研讨会,对增进我国学界、政界及社会人士和组织的残疾人事业理论创新与学术交流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TY02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