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听障生刘力迈入大学
四川省第一批单招特教孩子上大学啦
“我考上大学了!”来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报到之前,19岁的听障学生刘力(化名)都感觉自己像在做梦。他从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真的能读大学。
今年6月,在绵阳特殊学校就读的刘力,通过残疾人(听障)单独招生考试,考取了乐山师范学院与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开展的五年一贯制培养生。5年以后,他将取得高职专科毕业证书。
“首次开展四川省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单独招生单独考试,能满足广大残疾学生长期以来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愿望,让学生学得一技之长。”乐山师范学院副院长陈晓春说。
和另外49名听障学生一起,刘力他们成为我省高等教育面向残疾人单独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一个月前,从踏进位于双流的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那一刻开始,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对于未来萌发了从未有过的憧憬。
9月17日,当记者在四川志翔职业学校见到刘力的时候,他已经规划着 “毕业后要当一名舞蹈老师”。
生活,在这些与众不同的孩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基础课外学生必学“生活适应课”
刘力和他的同学们学习的是艺术设计专业。不过,他们的课程表与学校里其他学生有一点点不同:每天6节课,除语文、数学、体育、计算机、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外,还有手语课和生活适应课。
“生活适应课程主要目的是锻炼提高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内容包括到银行柜台办理业务、到电信营业厅充话费、坐公交车、到商场买日用品等日常生活必需的技能。”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特教部副主任刘小宇说,3年后,刘力他们将转入乐山师范学院继续学习,掌握独立生活的技能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生活问题。
“课程表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刘小宇举例说,刚开学的时候,学校安排一整天的课程都是学习手语。“虽然学生以前在中学时都学过手语,但具体所学还是有差异。所以我们先进行中国标准手语的集中教学,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来到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刘力和同学们还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与一名普通同学成为朋友。“从现在开始,刘力他们的接触对象将以健全人为主,这与他们在特殊学校时的学习生活环境大大不同。”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张涛说,学会与人沟通,特别是与普通人沟通,是这些学生走入社会、参加工作很重要的一步,也是他们现在迫切需要学习的重要课程。
师源不足困扰特教学生专业学习路
同刘力们一起来到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的,还有今年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7名应届毕业生。他们的任务,是专门来教授刘力们的基础文化知识,并担任专业课老师的手语翻译。
“与众不同的学生,需要有专业背景的老师。”刘小宇说,在这批特殊学生进校之前,学校没有专门的针对听障学生的特教老师,为了让学生能接受专业的教学,在中职阶段打好基础,专门从乐山师范学院招聘了7名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
“特殊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很大,因此每个学生都需要制定个别教育计划。”7位特教之一、负责手语教学的李玲说,这就意味着,老师对班上每个同学的情况都要详细了解。例如,李玲他们了解到刘力和几个同学对舞蹈很感兴趣,学校就利用晚自习时间开设了第二课堂,请专业老师为他们培训舞蹈。
事实上,每一个“个别教育计划”背后,都凝聚着特教老师丰繁复杂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特殊教育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专业,为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能及时处理,医学知识是我校特教专业的必修课。”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章永说。
然而,让更多像刘力这样的特殊孩子能接受专业的学习,学到一技之长,师源不足,仍然是横亘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四川省2014年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省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19所,在校学生43731名,在校老师2099名,教师的数量远远不足,其中专业老师更少。“据我们了解,现在60%的特教老师都是由普通教师转岗的,大多没有专业背景。”章永说。
乐山师范学院正在尽力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已经与全省所有特殊学校,甚至云、贵、渝等省市的特殊学校建立了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校合作等形式,让学生获得一线实战教学经验。”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李朝晖说,乐山师范学院还积极参与到对转岗特教老师的专业培训中,2011年到2014年,该校共培训2677名特教师资充实省内特教队伍。
“特教老师流动性较大,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特教老师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陈晓春说。
来源:四川日报
“我考上大学了!”来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报到之前,19岁的听障学生刘力(化名)都感觉自己像在做梦。他从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真的能读大学。
今年6月,在绵阳特殊学校就读的刘力,通过残疾人(听障)单独招生考试,考取了乐山师范学院与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开展的五年一贯制培养生。5年以后,他将取得高职专科毕业证书。
“首次开展四川省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单独招生单独考试,能满足广大残疾学生长期以来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愿望,让学生学得一技之长。”乐山师范学院副院长陈晓春说。
和另外49名听障学生一起,刘力他们成为我省高等教育面向残疾人单独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一个月前,从踏进位于双流的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那一刻开始,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对于未来萌发了从未有过的憧憬。
9月17日,当记者在四川志翔职业学校见到刘力的时候,他已经规划着 “毕业后要当一名舞蹈老师”。
生活,在这些与众不同的孩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基础课外学生必学“生活适应课”
刘力和他的同学们学习的是艺术设计专业。不过,他们的课程表与学校里其他学生有一点点不同:每天6节课,除语文、数学、体育、计算机、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外,还有手语课和生活适应课。
“生活适应课程主要目的是锻炼提高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内容包括到银行柜台办理业务、到电信营业厅充话费、坐公交车、到商场买日用品等日常生活必需的技能。”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特教部副主任刘小宇说,3年后,刘力他们将转入乐山师范学院继续学习,掌握独立生活的技能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生活问题。
“课程表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刘小宇举例说,刚开学的时候,学校安排一整天的课程都是学习手语。“虽然学生以前在中学时都学过手语,但具体所学还是有差异。所以我们先进行中国标准手语的集中教学,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来到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刘力和同学们还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与一名普通同学成为朋友。“从现在开始,刘力他们的接触对象将以健全人为主,这与他们在特殊学校时的学习生活环境大大不同。”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张涛说,学会与人沟通,特别是与普通人沟通,是这些学生走入社会、参加工作很重要的一步,也是他们现在迫切需要学习的重要课程。
师源不足困扰特教学生专业学习路
同刘力们一起来到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的,还有今年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7名应届毕业生。他们的任务,是专门来教授刘力们的基础文化知识,并担任专业课老师的手语翻译。
“与众不同的学生,需要有专业背景的老师。”刘小宇说,在这批特殊学生进校之前,学校没有专门的针对听障学生的特教老师,为了让学生能接受专业的教学,在中职阶段打好基础,专门从乐山师范学院招聘了7名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
“特殊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很大,因此每个学生都需要制定个别教育计划。”7位特教之一、负责手语教学的李玲说,这就意味着,老师对班上每个同学的情况都要详细了解。例如,李玲他们了解到刘力和几个同学对舞蹈很感兴趣,学校就利用晚自习时间开设了第二课堂,请专业老师为他们培训舞蹈。
事实上,每一个“个别教育计划”背后,都凝聚着特教老师丰繁复杂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特殊教育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专业,为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能及时处理,医学知识是我校特教专业的必修课。”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章永说。
然而,让更多像刘力这样的特殊孩子能接受专业的学习,学到一技之长,师源不足,仍然是横亘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四川省2014年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省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19所,在校学生43731名,在校老师2099名,教师的数量远远不足,其中专业老师更少。“据我们了解,现在60%的特教老师都是由普通教师转岗的,大多没有专业背景。”章永说。
乐山师范学院正在尽力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已经与全省所有特殊学校,甚至云、贵、渝等省市的特殊学校建立了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校合作等形式,让学生获得一线实战教学经验。”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李朝晖说,乐山师范学院还积极参与到对转岗特教老师的专业培训中,2011年到2014年,该校共培训2677名特教师资充实省内特教队伍。
“特教老师流动性较大,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特教老师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陈晓春说。
来源:四川日报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