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耳聋患者就诊已成常态
25岁创业者一觉醒来
竟听不见了
25岁的小吕毕业后刚刚创业,每天两点一线奔波于公司和住处。激烈的竞争环境和长期的巨大压力,使他常常出现耳鸣和眩晕感,且发作时间渐长。直到某天早上醒来时,他忽然发现耳朵几乎听不见了,才急匆匆赶到医院。听力和耳部检查结果令小吕大吃一惊——年纪轻轻的他竟患上了特发性突聋。
医生表示,特发性突聋是一种不明原因的神经性听力损失,症状通常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有时还会伴有耳鸣、耳阻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
记者从我市多家医院耳鼻喉科了解到,与过去特发性突聋患者普遍为中老年人的情况不同的是,近年来,我市特发性突聋呈年轻化趋势。在江大附院耳鼻喉科,几乎每天都会有年轻人因为特发性突聋就诊,最小的不到20岁,大学生耳聋患者就诊已成常态。
老年性耳聋与
“富贵病”息息相关
江大附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黄秋生表示,人们通常认为耳朵听不到才称为耳聋,实际上,当出现听力减退时耳聋就已发生。
由于大多数人对于听力的保护意识并不强,且听力减退初期耳鸣、眩晕等症状不太容易与听力问题相联系,直到步入老年后,听力损失严重时才想到就诊,而此时,往往已经错时最佳就诊时期。
“人老啦,耳朵就听不见喽……”生活中,经常能听到老人这么说。很多人认为,老人听力减退是机体老化所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规律。黄秋生解释说,耳聋分为感音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和混合型耳聋。老年性耳聋多因为血管硬化、骨质增生,致使供血不足,发生退行病变,导致听力减退。
“除了正常的生理退化,老年性耳聋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富贵病’脱不了关系。”黄秋生说:“动脉粥样硬化就容易导致耳蜗微动脉阻塞,糖尿病则会加速耳蜗血管内皮增生,降低血供,这些病情无形中导致老年性耳聋的发生或加重”。
2/3突发性耳聋
可好转
“引起听力下降的原因有很多,精神压力大、长时间疲劳、噪音、感冒等均与其有关。”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严利平说,长时间高分贝的噪音可对听力造成不可逆伤害。
噪音主要来源于交通噪音、职业噪音、建筑噪音、其他噪音等几方面,声音强度用“分贝”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将听力障碍患者依其听力损失程度分为5级:26-40分贝为轻度聋,41-55分贝为中度聋,56-70分贝为中重度聋,71-90分贝为重度聋,大于90分贝为极重度聋。通常来说,60分贝以下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一旦超过60分贝人体会觉得吵闹并有损神经,85分贝以上会破坏耳蜗内的毛细胞,105分贝听觉将遭受永久损害,190分贝将导致死亡。
除了尽可能地远离噪音,生活中一些小习惯也会损伤人们的听力,比如经常长时间单耳“煲电话粥”、戴耳机听音乐,经常大力掏耳朵等。“很多时候,听力损伤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易被察觉,因此,保护听力应该从平时的点滴做起。”
对于安全用耳、预防噪音造成的耳部残疾,严利平建议,职场人士需要放松心情,学会自我解压;平时尽量少用耳塞,听音乐时,音量不要太大;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熬夜,也不要长期大力挖耳朵,否则容易损伤耳道引起感染,甚至损伤鼓膜,影响听力;饮食上,也要避免高脂肪、缺乏铁离子的食物,这样有助于减少和预防耳部疾病。
严利平提醒,耳朵一旦时常出现有阻塞感、耳鸣等症状,需要及时就诊。通常情况下,经过早期治疗,约2/3的突发性耳聋患者能够好转直至痊愈。
来源:京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