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情系聋人 特教世家用手“说爱”
前排左起黄灿霞、右陈湖湖,后排左起张建浩、右张沁丛。
校址变迁 1947年10月,温州市私立聋哑学校成立,在温州市鹿城区北大街87号。
1952年,改为公办学校迁入鹿城区周宅祠巷2号。
1952年冬天,迁入鹿城区信河街木杓巷30号。
1954年7月12日,温州市聋哑学校第一届毕业同学暨全体教师合影。
2003年,迁入鹿城区东瓯王庙华盖里94号。
张家家风
聋人无殊常人,尚能施以教化,启迪其无,固亦可以使之成为全人,进而为国家社会所用。
人物简介
●张忠铭
(1918年6月-2002年11月)
温州市聋校创始人之一。在上海福哑学校读书回乡后,在家人的支持下,与同窗陈希聪等人四处求助地方慈善机构和社会贤达,开办“私立温州聋哑学校”。改为公办后,一直留校至1978年退休。
●黄灿霞
(张忠铭之妻,1919年4月-2014年2月)
学校创办初期,因校内均是聋人,黄灿霞协助管理校务,属义务劳动。学校被政府接收后成为正式在编教师,直到1976年退休。
●聋校教师二代:
陈湖湖(张忠铭次媳)
1979年进入聋校工作,至2009年退休。
张建浩(张忠铭幼子)
1954年出生,1972年参加特教工作,曾荣获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第三代
张沁丛:(张忠铭之孙女 陈湖湖女儿)
2007年进入聋校工作至今。
从参与创办温州第一所聋校到祖孙三代接力聋人教育,张忠铭一家是温州特教事业历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关键词。2010年,作为家中第三代特教老师的张沁丛,同奶奶黄灿霞、叔叔张建浩和母亲陈湖湖同时成为年度温州教育新闻人物,亦代表了社会对这个特教世家默默奉献60多年的认同与钦佩。
大爱:让聋人也能有书念
出生于1918年的张忠铭,因小时候一场高烧导致后天失聪。由于当时家里条件还不错,张忠铭后被送至上海学习手语,念了三四年书直至抗战爆发才回到温州。由于这段经历,张忠铭结识了比他早两年入学的陈希聪,正是后来温州聋校的创始人之一。
“人间至苦,莫若聋哑,五官损其二,毕生毕业,沉沦于痛苦愚昧之域……”正如陈希聪、张忠铭等人在创校缘起中提及的一样,虽然聋人无法言语,但天性同普通人无异,如果能接受教育,也能为国家、社会所用。但彼时,“英美诸先进国家举办聋哑学校,屈指已有数百余所,且有大中学设备,反顾我国只有寥寥几所。”因而,当陈希聪萌发了办聋校的念头时,张忠铭便一道为之四处奔走。
1946年,刊登在报章上的聋哑教育启事引来了聋校的首位学生池曼青,此后又陆续增加几名学生,授课地点就在陈希聪位于北大街(现解放北路)87号的家中,浙南地区第一所聋哑学校初具雏形。
艰难:自家用具都搬到学校去
对陈希聪和张忠铭而言,既无经验,又缺经费,想办学绝非易事,但好在得到不少社会名流和有识之士的支持。
当时的温州产科医院院长蔡玉辉女士,救济院院长杨雨农,百好乳品厂老板吴百亨及陈宾石等都乐意出力。陈、张两人在上海聋校时期的同窗蔡润祥也来到温州协助办校,后成为温州聋校的首任校长。
“一开始,只筹募到少许经费与10多副课桌凳、一张木床、一个时钟、一个皮球与几条跳绳……”张忠铭曾回忆创校初期的情景,由于老师都是聋人,妻子黄灿霞被特聘为校方代表,全权处理对外联络。除了义务帮忙,跑部门、筹经费,黄灿霞还经常将自家的用具搬到学校里去。
“学生担些米来学校就算是缴学费了。”池曼青回忆道,当时办学条件艰苦,吃饭用的是课桌,摆两张凳子横一条竹竿,就算是跳高的体育器材,如果要踢球、跑步,就上野外或是借用正规学校的操场,“不过求学生活很充实,特别是文化课内容切合实际,可以说真正学到了做人的本领。”
1952年,政府在资金十分匮乏的经济恢复时期,仍毅然接收私立聋哑学校,改名“温州市聋哑学校”,校址从北大街民宅中迁移至市区周宅祠巷。同年冬天,又拨出一笔专款在木杓巷购置一幢民房与一片空地,作为聋校新校址。
成果:聋校毕业生成各地聋哑教育创始人
继儿子张建浩进入聋校任职后,1979年,张忠铭的儿媳妇陈湖湖也加入了聋校教师队伍。彼时,学校教职工已有30多人,学生在200人上下。除了来自各县(市、区)的,不乏丽水、龙泉等地的聋哑学生。“学校也想尽可能多接收聋哑学生,但受限于办学条件,只能通过考试择优录取。”陈湖湖说,学校设一至九年级,光入学考试就得三天。
“跟健全学生不同,对待聋哑学生,要付出更多的耐心。”陈湖湖说,聋哑学生性格相对较孤僻,遇上事,作为老师只能心平气和去开解。她坦言,公公一副好脾气,对学生耐心又注重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特点对她从业影响颇深。
为提高教学质量,陈湖湖进修了温州师范学校的全部课程,手语不熟练就请教老教师和学生,甚至怀孕期间,都没请过一天假。此后,更是一边教书,一边照顾孩子。
早已退休的张忠铭夫妻此后也没闲着,而是拿着两人的退休金,同女儿到乐清再度开办聋哑教育,即乐清聋校的前身。此后,苍南、文成等地亦陆续开设聋校,而创办人也都毕业于温州聋校。据不完全统计,自温州聋校建校至2009年合并前,共培养出一千多名学生。如今,越来越多当年从聋校走出的学生,也都重新回到各地的聋校从事教育工作,关心着更多聋哑孩子的成长。
接力:孙女遵从爷爷遗愿从事特殊教育
2004年高考成绩出来时,张沁丛的分数超出第五批的南京特师不少。若按照自己的本意,她理想的志愿有两个:最热门的英语或者珠宝鉴定。但最终,张沁丛还是决定去做一名特教老师。
“干了大半辈子,爷爷对聋人教育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曾想过孙辈十二个人中,哪怕有一个人能延续与特教事业的缘分就行。”张沁丛说,当时哥哥姐姐们都已经工作,由她去完成爷爷的遗愿自然顺理成章。
“一开始肯定有落差,不过很快也就释然了。”张沁丛认为,自己的选择,其实也代表家族对这份职业的认同,“爷爷本身就是聋人,小时候放学后我会先去聋校等妈妈下班,她要是还在上课,我就会静静地坐到最后一排看她上课。”张沁丛说,自己的整个童年是在聋校度过的,相较其他老师,她对聋哑孩子更多一份感情在。
从业之后,90多岁的奶奶黄灿霞仍时不时会询问张沁丛工作的情况,母亲则更关心自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她不管你课上得多有想法、多有创意,如果学生没掌握就是没用。”张沁丛认为,是因为爷爷,她对聋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奶奶更多的是给予她一份责任感,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则是求上进,要求钻研业务。
让张沁丛欣慰的是,如今和以前教过的一些学生交流,不用打手势他们也能“听”懂,看口型就基本知道是在说什么。这份与学生之间的默契令她倍加珍惜这份职业。
传承:受浓厚的家庭氛围影响
三代人接力特教事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殊教育从业者日益受人正视和尊重。要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即便陆续有师范毕业的年轻人被分到聋校去,当时从事特教的老师仍面临社会地位低、收入也低的尴尬境地。“很多年轻教师找对象都成了问题。”陈湖湖说道。
但即便是这样一份受当时社会“冷落”的职业,张家两代还是先后有六人投身其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更能体会到教育对于聋哑群体的重要性。”陈湖湖认为,当年在上海的三年求学经历对张忠铭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正是因为在当时是份少有人愿意去做的职业,才更得有人去承接。”陈湖湖说,浓厚的家庭氛围,亦使得他们这些第二代乐意加入其中。已为人母的张沁丛说,“孩子以后若想从事这份事业,我也会支持。”
看到学生成才亦是这个教师家庭最欣慰的事。黄灿霞在世时,经常会有学生前来探望,一些学生都已经是古稀之年。他们陪着黄灿霞聊天,共同回忆当年条件艰苦但受益终身的求学之路。陈湖湖的学生相对年轻一些,基本都能自食其力,“有的学生还被天津理工大学录取。”陈湖湖说,现在最开心的就是刷着朋友圈看着学生们的动态。
2009年,温州市聋哑学校与新码道等多所学校合并为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设立启明部、启智部和启音部,涵盖学前教育至中等职业教育的15年制。目前,学校有在校生近900人,教职工达280多人。
如今,在常规课程基础上,学校还从学生未来如何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自食其力考虑,推出一系列特色课程。目前,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已成为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基地和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
来源:温州商报(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