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聋友之家"开展免费手语培训 带聋人"听听"世界

  •  
  • 浏览次数: 547
  •  
  • 发表时间:2015-11-10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我爱你!”台上,手语老师王明用手势慢慢“说”出这些话,台下,120多名聋哑朋友以及一些爱好手语的健全人,也跟着认真地“说”出了这些话。

  讲解完这些手语的含义后,王明指着手里的教材“说”道:“请大家翻开《中国手语》的第10页,熟悉一下里面的手语手势。”台下的学生原本是分散着坐的,“闻言”一下子又聚拢在一起,头挨着头,翻看桌子上的《中国手语》。“目前班上的学员已有一百多人,但我们的手语书只有10套,同学们得十几个人看一本书。”义工陆玉梅说,“我们现在特别需要教材。”

  聋人渴望融入有声世界

  据襄阳市残联介绍,听力障碍是我国第二大出生缺陷疾病,其中超过60%的聋人是遗传因素所致。襄阳市约有8万多聋人,他们渴望融入有声世界。

  50多岁的熊玲玲家住高新区,是一名有六七年“工龄”的资深义工。在参与义工活动时,她结识了不少聋人朋友。“今年初,高新义工协会组织义工们到汉江边、岘山上去捡拾垃圾,来了10多位聋哑义工。那时还是冬季,天湿冷湿冷的,他们在捡拾垃圾的时候,比其他人更加专注。”

  “后来时间长了,大家熟悉了,我们感到他们特别渴望交流。今年2月8日,我们发起成立了襄阳市‘聋友之家’,并开设了QQ群,目前群成员约200人。”义工陆玉梅说。

  然而,熊玲玲、陆玉梅发现,她们所接触的聋人,只有少数年轻些的懂一点手语,多数交谈的时候必须用纸、笔。二人想:如果能开一个免费的手语培训班,推广手语,在有声与无声的世界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那该多好啊。

  周边县市的聋人赶来听课

  熊玲玲、陆玉梅的想法得到了市残联、市聋人协会的赞赏和支持。在市残联的推荐下,熊玲玲等人找到了市儿童福利院的魏文茉老师,邀请她担任手语课老师,魏文茉欣然答应。王明是位年轻的导游,因为平时带团的客人中时常有聋人,王明就自学了手语为他们讲解,得知“聋友之家”免费教聋人手语,王明也热心地加入到这项公益活动中来。

  8月30日,第一次开课,讲课地点在高新区神龙小区旁,来上课的有120多人,几乎坐满了一间中型会议室。学员中有的是从南漳、宜城赶来的,有的是从十堰赶过来的,多数学员是聋人,还有一部分是对手语有浓厚兴趣的健全人,里面包括一些义工和心理咨询师。

  住在襄城区的夏顺娥,已经60多岁了,老人家学习手语的劲头很大,她“说”:“自小就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接受教育的机会非常有限,也没有学过手语,跟身边的人交流起来十分困难,现在有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一定要把手语学好。”

  市残联的一些工作人员也赶来学习手语,他们说:“学会了手语,就能更好地为聋人朋友服务。”

  每月开展一次免费手语课

  据熊玲玲介绍,经过和聋人朋友沟通,“聋友之家”最终决定将免费手语班的授课时间、地点予以固定,对有需要的群体展开长期培训。也就是说,从今年8月开始,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日,“聋友之家”就会在高新区神龙小区旁展开免费手语培训。

  陆玉梅说,如果有聋人朋友或手语爱好者想预约或了解具体的上课进程,可以申请加入“聋友之家”QQ群:180698861。“在群里,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也可以组织户外活动,开展一些公益活动。”

  对“聋友之家”而言,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手语教材不够。陆玉梅说,目前总共只有10套《中国手语》,上课时老师要一套,学员们只能挤在一起看。“每次下课后,聋友们经常围拢在一起翻书学手语,迟迟舍不得离开。”“绝大多数聋人学员的经济条件并不好,如果多一些教材,学员们不仅能在课堂上学习,还能在课后及时复习。我们可以建立借书制度,方便聋哑学员们轮流借阅学习。”陆玉梅说。



  来源:襄阳晚报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襄阳 聋人 手语 聋友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