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表演小品《我为妈妈过生日》夺得全国一等奖
“妈妈,生日快乐!”舞台上,黄石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孩子程正林用尽全力叫出的那一声含糊却动人的“妈妈”,让台下的评委和观众再也忍不住泪水。
这是黄石特校小品《我为妈妈过生日》的一幕场景,在刚刚结束的由中国残联、教育部、文化部共同举办的“第七届全国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中,经专家评选,在全国30个省市区的379件作品中首次获得一等奖,并获创作奖和表演奖。
一个小品缘何打动所有评委和观众?昨日,东楚晚报记者来到黄石特校采访发现,原来小品内的故事就是黄石特校里听障孩子的真人真事,表演者也是特校的听障孩子。
10分钟小品,讲的都是真人真事
听障孩子,他们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说不出自己的话语,只能活在无声的世界里。
“听障孩子表演的这个小品只有10分钟,但这个小品选材以及排练非常不容易。”黄石特校校长刘国梁介绍,2015年3月份接到大赛通知后,黄石市残联、市教育局等部门高度重视,特邀请原黄石艺术学校校长、黄石曲艺协会主席盛丁祥来学校指导这个节目。
因为是全国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从选材上,所有老师和专家赞同要以特校学生的故事为主,让每个班主任、老师还有学生讲述发生在特校内的真人真事。
“真实的故事听后特别打动我,这些孩子们虽然听不见,或不能开口说话,但他们具有甚至比健康人还坚强的毅力和精神。”小品的导演兼编剧盛丁祥老师说,为了写好这个剧本,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走访老师们讲的故事。
寻找每一个故事的原型,体验他们的生活,甚至学习他们的手语,了解听障孩子的内心。终于剧本出来了,敲定由黄石听障学校的程正林、何思敏、杨昊、汪婉沁等7名学生参演,学校德育主任李琳老师演妈妈。
现在的孩子都给自己过生日,很少给妈妈过生日,小品《我为妈妈过生日》一开始,听障孩子王自强(程正林饰)穿着工地的衣服上场,悄悄地将衣服藏起来,等着妈妈回来。
妈妈一登场,王自强悄悄地蒙上妈妈的眼睛,给妈妈戴上生日帽,王自强的听障同学帮忙拿蛋糕点蜡烛,给妈妈穿上新衣服,妈妈睁开眼睛惊呆了。
王自强将500元钱给妈妈时,妈妈却生气了,儿子每天上学哪来的钱?拿起鸡毛掸子就打,不小心打到了王自强的背,同学们扯住了,掀开衣服,背上都是伤的王自强终于告诉妈妈,原来为攒钱给妈妈过生日,他悄悄利用放学和周末去工地扛水泥、搬砖,靠打工赚钱。
妈妈哭了既心疼儿子又无比自责,对着车祸去世的自强爸爸遗照打自己,王自强用力地喊着模糊的发音“妈妈”感动全场。
10分钟仅有或轻或高、或欢快或悲伤的音乐声,所有的演员都不会讲话,自然的表演,真情的流露,优雅的手语,没有说一句话却打动了所有人。
排练近两月,一个动作示范上百次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听障孩子用肢体演小品表达了不一样的感动。
“小品是一种需要语言的表现形式,可这帮听障孩子做到了正常人都达不到的表演。”盛丁祥老师说,在排练时,因为不能用语言交流,许多有心理内容的动作,他经常要示范100多次,学生才能完全领悟并学会。
盛丁祥老师为了让程正林的表演更自然,不仅带着程正林练习,更是手把手地教每一个动作。程正林不仅在排练时认真练习,放学后还有休息时间都是一个人呆在律动室练习,为了练好“拉面条”“吃面条”的动作,程正林在椅子上摔倒多次,吃了一周的面条。
这10分钟的表演,听障孩子练习了近两个月。他们听不见任何声音,可表演有音乐,每个学生都必须踩在音乐的节拍上,这对他们来讲非常不容易。常常一个学生错了,其他学生跟着错,为了表演到位,他们想出数数来定节拍的办法。
“一二三四五六转身,七八九十跳。”表演王自强的主角、19岁的程正林用手语告诉东楚晚报记者,这是他们想的办法,刚开始为了整齐和踩准节拍,跳得很生硬,可无数遍练习后,7个学生的表演出乎所有人预料的精彩,配合默契。
因为知道这些事情就发生在同学身上,每位学生都表演得特别用心,常常表演完后还不能走出角色,有时哭得稀里哗啦。
陈迪亮:偷偷打工攒钱,只为妈妈过生日
小品中在工地打工攒钱为妈妈过生日这个故事,就发生在2000届听障学生陈迪亮的身上,这个孩子现在外打工。
负责这个小品各项工作的黄石特校副校长张明生介绍,陈迪亮家在西塞山区河口,家庭条件非常不好,先天性听障的他特别懂事、孝顺,可有一段时间出现上课打瞌睡的现象,并且爱好体育的他,课外活动时却坐在教室一动不动,显得特别累,老师问他,他总说没事。
直到妈妈40岁生日,他请同学帮忙,大家看到陈迪亮给妈妈买的新衣服和蛋糕,才知道他这段时间是在工地打工攒钱。
“小品中孩子的背上包扎了三处,真的不夸张。”张明生回忆,因为是夏天,陈迪亮扛水泥的肩膀脱皮红肿,背上更是被砖块砸伤多处,他的妈妈看到后直流眼泪,许多学生知道后都被陈迪亮感动。
“我在表演的时候,每次演到这个地方就容易流眼泪。”程正林用手语比划着,他和陈迪亮一样都听不见,也不会说话,都来自农村,家里经济情况都不好,这让他表演这个小品如同演自己一样。但不同的是,陈迪亮的孝心、吃苦和坚强精神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激励,也让自己学会了感恩。
原来,程正林以前有时会埋怨父母为什么不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让他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听音乐,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表演完后,他懂得了妈妈的不易,尽管他们的世界缺少跳跃的旋律、动人的声音,但却从来不缺少爱与关怀。今年春节他将给妈妈补过一个生日。
何思敏:父亲车祸去世,妈妈带着姐妹俩
小品中妈妈的表演者原来不是李琳老师,最初定的是一位女学生,特校高中班19岁的何思敏。
“为什么后来换掉了,是表演的不好吗?”刘国梁校长说:“不是,因为小品触动到了何思敏的心灵痛处。”前面她还能顺畅地表演,可一到出现王自强父亲的黑白照片,妈妈和王自强给父亲祭拜说话,何思敏的情绪就控制不住。
原来,小品中父亲因车祸去世,选取的正是何思敏家庭背景。何思敏和10岁的妹妹何思琴都是听障孩子,都在特校读书。父亲在广东打工被车撞成重伤后去世,从此她和妈妈还有妹妹相依为命。
“父亲去世3年了,妈妈带着我和妹妹特别不容易,尤其还是两个听障女孩子。”何思敏的手语断断续续,妹妹的听力稍稍好一点,能有轻微的发音,但也很艰难。妈妈为了让她和妹妹读书,配菜工、家政人员、甚至捡破烂等再脏再累的工作也坚持做下去,有时还做两份工。
何思敏看到小品中妈妈的角色就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常会哭得表演不下去,最后由李琳老师完成表演。何思敏仍然坚持表演了一位帮助给王自强妈过生日的同学,因为家里经济的原因,她不曾给妈妈过生日,这样的表演如同给自己的妈妈过生日。
采访结束,东楚晚报记者看到教室内一位听障学生的笔记上写着:“听力和语言的残缺,使我们背负一个沉重的山峰,我们的步伐变得沉重而缓慢,但我们绝不会停下寻梦的脚步……”
祝福这群特殊的孩子们。
来源:东楚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