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夫妻开裁缝店撑起一个家

  •  
  • 浏览次数: 88
  •  
  • 发表时间:2016-04-11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嘀嗒,嘀嗒……”一间不足7平方米的裁缝店,传出缝纫机的踏板声。43岁的赵刚在接待不断拿布料来量身定制衣裤的客人,妻子李娟在旁边头也不抬地踩着转动飞快的踏板。

  半个小时内,聋哑人赵刚夫妻接待了两位顾客,量尺寸、定款式、收订金……他们在狭小的裁缝店里忙碌着。

  无声的疼痛

  出生在东北的赵刚,1岁时得了肺炎,在医治中造成耳聋。

  为了让赵刚接受更正规的训练,母亲辞掉工作,带着三个孩子,从老家东北来到在张家口工作的丈夫身边定居。

  12岁那年,赵刚被送到市特教中心聋哑班学习。几年的刻苦学习,他不仅能和别人做简单语言交流,还掌握了一门裁剪手艺。19岁毕业,分配到市一家工厂当工人。

  6年后,工厂裁人。很快,一些熟识的人,就陆陆续续下了岗。赵刚也接到一张下岗通知单,乍一看,他就蒙了,手抬不起来,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这以后,他就很少出门,待在家里,情绪很低落。父母也无奈,但有什么法子呢,一家人日常开销离不了钱,仅凭父亲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生活顿时陷入困境,望不到边。

  一台缝纫机

  1992年春节刚过,赵刚和同是聋哑人的李娟结婚。妻子李娟先天性耳聋,她人不懒,手不笨,在特教学校学习过裁剪专业。

  婚后,赵刚在一家裁缝店打工。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他的缝纫技术越来越纯熟,这时他萌生自己开店的想法。

  2001年8月,赵刚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利用他们会缝纫活的手艺,开个小裁缝店。这样既能方便周围的居民,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来维持生计。

  裁缝店不足七平方米,安放了两台缝纫机,一台锁边机,一把剪刀几轴线,外加一根皮尺,留给人活动的空间很少。

  赵刚能和顾客做些简单的交流,裁缝店里放着纸和笔,有时和顾客交流就靠手写来表达。母亲也经常到店里,帮忙接活。

  夫妻俩白天在裁缝店里做,夜晚回家在灯下缝。心灵手巧的李娟,缝衣服的手工极好。一针一线,井井有条,绝不出现针眼跳线或末端露出一段线头的瑕疵。

  渐渐地,回头客多了起来。人们每次新买了裤子需要给裤脚挽边时,就会送到这里来,活做的细,收费也低,有时修个拉链,补个小洞也不要钱。特别一些衣裤的修补四五元钱就可以弄好。一来二去,附近的居民就成了常客。

  撑起一个家

  “赵师傅,我新买的裤子有点长,帮改一下裤脚吧。”

  “我背包的拉链坏了放你这儿,下班过来取啊。”……这些都是每天街坊邻居和赵刚夫妻俩之间的交流。

  附近的居民,羊绒毛衣破了、大衣破了个洞,舍不得扔,就送到这儿来,李娟戴上顶针,选择同色绣线,拈着绣花针在破洞周围顺着纹理来回穿梭,不到10分钟,破损的小洞就织补好了。阳光下一端详,色泽一致,针脚平整,不细看还真分辨不出哪里补过。

  这样的活计,不但需要高超的织补技巧,耐心、眼力也不可缺少。

  前来修补衣裤的学生也不少,缝纫机旁放着大大小小装着衣裤的袋子。一位拿着衣服过来的学生,前两天刚买的,由于有点大,不合身就拿来改,以前拉链什么的坏了,他也是拿到这里来修。

  不只修衣裁裤,一些抱枕被单类也时常要修补,裁缝店每天都有活。

  每天,从早上7时半到晚上8时,夫妻俩都在这个小空间里忙活,帮人裁剪衣服、窗帘和被单等。

  “无论什么时代,缝缝补补都是需要的,他们造出好时装,我们来‘保养’着。”赵刚在纸上写道。

  这几年,李娟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买过。赵刚的心里酸酸的。

  而李娟却觉得自己生活的很踏实,很幸福。在她看来,幸福有很多种,有片刻的欢娱,也有一生的贴合,只要你享受其间,那便是幸福。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裁缝店 聋人 赵刚 特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