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佳英:无声世界中用爱播洒希望
她是一个永远与寂静为伴的普通女孩,一个醉心绘画世界的执着画者,更是一名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青年,一名播洒希望的辛勤园丁。她用一支画笔、一颗爱心默默耕耘讲台十几载,在无声世界中播洒关于爱和希望的种子。
她,就是湖州市教育康复学校从事特殊教育的美术教师――曾佳英。作为一名聋人和美术教育工作者,她把爱倾注于生活,倾注于残疾青少年美术教育事业,书写了一名残疾人自信自强的精彩人生。
小时候,曾佳英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活泼、健康。直到有一天,父母发觉女儿对周围的声音失去了感知,快乐的日子戛然而止。虽然被剥夺了听觉,但她凭借一支画笔打开了一扇新大门。一年夏天,小佳英坐在奶奶家门口的小路边,看着路口过往的各色行人,她便拿起画笔,把这一切描绘在了纸上。父母看到女儿生动的作品,决定为她铺就一条通往绘画世界的道路。
曾佳英9岁那年,我市创办了第一所聋哑学校。在那里,她踏上了绘画的启蒙之路,美术天赋被更好地挖掘与激发。初中毕业后本想就此放弃学业的她在老师的鼓励下,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重点高中学习美术。高中毕业后,她又成功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艺术设计专业。
告别大学,曾佳英走上了三尺讲台。上第一堂课时,她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们一双双陌生的眼睛,紧张极了。“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老师,我和你们一样,也是聋哑人,很高兴认识你们。”勉强镇定下来,她微笑着用手语和学生们打招呼。那一刻,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慢慢地,学生们好奇的目光变成了欢欣和热情。
也就在那一刻,曾佳英体会到,自己和正常人相比不能听说的劣势反而成了优势,使她与学生之间的心灵贴得更近、靠得更紧。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细心的她发现聋哑学生大多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上进心,感情丰富,热爱生活,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了学习的欲望;另一方面,他们比较固执,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凡事爱钻“牛角尖”。
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用新鲜事物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把兴趣引导为实践,使他们在学与玩中完成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在美术教学中,除了按课本教学外,她经常把美术工艺引入教学,教学生做纸玩具、纸装饰、脸谱等。
10多年来,曾佳英已经桃李满天下。在她的教育指导下,一些优秀的学生迈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深造,也有许多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从事美术工作。不仅如此,她的教学成果也获得了肯定。在浙江省特教学校教师自制教具大赛中,她的《呼吸系统教育模板》获得一等奖、《啄木鸟模型》获得二等奖;在浙江省书法美术教师中国书画比赛中,她的国画作品《双清图》获得三等奖、篆刻作品《古诗人戴表元咏湖州诗》获得优秀奖。2012年至2015年,她连续四年在浙江省中小学生美术比赛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同时,她还积极参与残疾人工作,担任了湖州市和吴兴区聋人协会主席、省聋人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积极组织和参与聋人协会活动,以及市、区残疾人文化艺术协会活动,为大力推动聋人文艺活动的开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虽未曾听到来自这个世界的一丝声音,但曾佳英用对生活和对学生的爱,用美丽的色彩,描绘出最绚丽多彩的画卷。
来源: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