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索契 助梦成真”系列报道第六篇: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艺术总监张如昕

  •  
  • 浏览次数: 89
  •  
  • 发表时间:2016-05-10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主持人:听众朋友,在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里有这样一个人,他为孩子们谱写原创歌曲、为孩子们的成长殚精竭虑、为孩子们的未来奔走呼吁。这个人就是合唱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作曲家张如昕。在合唱团小学员、家长以及全体老师看来,张如昕就是合唱团的灵魂。今天就请您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张如昕老师。来听报道。

张如昕(后排右一)

  【录音:合唱团排练音乐,压混】

  4月30号上午,天津河西文化中心三楼排练室里,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的孩子们正在紧张地排练着。这时,教室的门慢慢地被推开了,一个60多岁、中等身材的男士走了进来,孩子们一见到他,嘴里呼喊着“张爷爷”,欢快地扑了过去,扎进了这个男士的怀中。这位男士就是张如昕老师。

  孩子们说,“张爷爷”在他们的心目中是最棒的:

  【录音:A:张老师在我心中是一个很有才华,对待每一个小朋友既严肃又认真,是一个好老师。B:张老师是个帅气的男人,有时候特别厉害,有时候对我们特别好。每次出门回来都会给我们带好吃的。】

  张如昕说,当初正是合唱团的肖玲团长找到了他,希望一起为听障儿童成立合唱团,才最终得以和孩子们、和这份公益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张如昕说,患有先天性耳聋的孩子即便佩戴世界最先进的电子耳蜗,也只能恢复部分的听力功能,所以,这个特殊群体能够拥有语言功能已经实属不易,让他们去唱歌甚至是合唱更像是天方夜谭。在小海豚合唱团成立之前,中国乃至世界范围都很少有专门教授听障人士合唱的艺术团体,而这一次孩子们能够参加世界合唱比赛,是向全世界的听障人士证明了他们的生命中也能有歌声。张如昕坚信,科学止步的地方,就是艺术开始的地方!

  【录音:在耳蜗里有几万个神经丛,听障儿童就是没有这个东西,人工的只有22个,他听的东西就很粗糙,对音乐的表达就不行了,感觉像是跳到游泳池里听岸上人说话。科学止步的地方,是艺术开始的地方,科学到这儿停住,再也听不见了吧,艺术出现了,我可以用艺术的力量改变他。他也是人,他也有潜能,你只要有心,没有做不到的,每个孩子都是无限的潜能。】

  小海豚合唱团成立之后,面临的一大困难就是没有适合孩子们演唱的曲子,孩子们只能唱出一个八度之内的声音。为此,张如昕老师专门为孩子们创作了多首歌曲。合唱团团长肖玲老师说:

  【录音:张老师特别喜欢孩子,张老师还为我们免费创作很多乐曲,量身打造的。比如我们的小海豚游世界,还有小鲤鱼跳龙门,都是张老师花了很多时间创作的。我们特别开心的唱着张老师的歌,唱着唱着就感受这个体会,善良就在心间。张老师有这个体会,所以写了这个歌。】

  【录音:微信教学的音响,压混】

  为了能够尽快帮助孩子们成长,张如昕老师更是推掉了几乎所有的业余生活安排,每天晚上七点准时守候在手机旁,通过微信及时点评学员们的学习进程。尤其是为了鼓励孩子们、给他们更大的学习动力和信心,张老师在微信上要给孩子们点很多的赞,他戏称自己都成“点赞爷爷”了。

  【录音:今天晚上给我唱的就和昨天晚上不一样。每天晚上我得把我手机打开,上百条孩子唱的,一条条听,听完一条条点评,倍儿开心,张老师永远和你们同在。】

  对于即将登上索契世界合唱比赛的舞台,张如昕老师难掩心中激动的心情,他说,最期盼的就是孩子们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成功跨越生命极限的龙门。

  【录音:大赛的宗旨就是参与就是至高无上的,听障儿童参加的是歌唱比赛,等于是一个盲人参加的画画比赛一样。中国就是个出奇迹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创造奇迹。讨论以后选中了一个《小鲤鱼跳龙门》,反映我们这种精神。听障对于他来说就是龙门,跳过去就成了龙了。】




来源:天津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海豚 灵魂 儿童 听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