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听障儿童的世界——爱如细雨润无声
窗外一场甘霖降临,花草树木生机勃勃;屋内恰如和风细雨,听障儿童们有的在跟老师练习发音,有的在和老师开心游戏。老师的爱就像这绵绵雨丝,滋润着孩子们的无声世界,浇灌着希望的花蕾……就在昨天,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近听障儿童及其老师,倾听他们最真实、最质朴的心声。
一进位于市残联二楼的黎明聋儿听力语言训练中心,就听到教室里不时传来稚嫩的童声,记者隔门看到老师拿着图片正一次次地教几个小宝宝说话。记者与教室外看孩子上课的家长魏女士聊了起来。她家住凌海市三台子镇农村,儿子大宝现5岁半。2014年冬天,夫妻俩教儿子说话时发现异常,赶紧带到锦州大医院检查,确诊是神经性耳聋。夫妻俩顿时感觉天塌了一样,丈夫一下病倒了。在医生的帮助下,小两口抱着一线希望找到了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林铭。经其建议,夫妻俩带儿子又到沈阳大医院检查确诊,2015年初大宝开始在语训中心免费学习和康复训练。
“刚来时我儿子只会说爸爸、妈妈,现在一般的都能跟我交流了,还学会了拼音、画画和不少儿歌,也懂事多了。中心领导、老师都特别关心孩子,特别辛苦也特别有耐心,手把手地教。一年多时间,孩子能成长这样,我们太高兴了!特别感谢这个训练中心,感谢老师,让孩子和家长有了希望,改变了一生的命运!”魏女士欣慰地说。在语训中心,78岁的语训教师赵桂英令记者肃然起敬,本是义县高中物理老师的她,已致力听障儿童语训工作30年。1987年,她因有朋友、同事的孩子是聋哑儿而开始关注这个群体,利用业余时间多方调研,用10年时间终于摸索出了一套语训方法。而林铭因医生职业常接触到不少失聪儿童,由于听力语言障碍影响了认知和成长,就希望成立一个机构让聋儿走出无声世界,早日融入社会正常群体,为家长解忧,为社会减轻负担。两人一拍即合,市聋儿康复中心在市残联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
如今,700平方米的语训中心是省聋儿定点康复机构,共有听障儿童近30名,8名专业老师对其因材施教,教授社会、科学、艺术、健康、语言等多方面相关知识。另设有瑞声达助听器验配中心,是国家定点验配机构,为0至6岁孩子免费提供助听器验配调试服务。
赵老师坦言:“教这些孩子特别难,因为他们大多过了语言开发期,每天上课都要一遍遍地教做呼吸操、舌操、耳操……责任和使命,使我忠于教育科学、关爱孩子,深深理解听障孩子家庭的苦衷,30年的付出我无怨无悔,不改初衷。就是每月只开100元工资时,我也没有放弃。”林铭有些无奈地说,由于是非盈利性民非企业,这里的孩子们大多来自困难的农村家庭,国家免费资助政策只针对0至6岁聋儿,语训中心对特困自费生还给予减免,也有很多爱心人士捐助。尽管目前面临资金短缺,可是还会继续坚持办下去,“这是信仰,也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奉献也给我带来了快乐,孩子们都叫我‘林妈妈’。”
17年来,语训中心已帮助150多名听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有的实现了上学梦想,有的走上了成才之路,从这里走出去的畅畅还入选了中国残疾人歌舞团。市领导、市残联一直非常重视和关怀听障儿童成长,但是国家的政策支持仍有限,语训机构的康复训练也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必须有爱心、耐心和毅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也希望社会能给予听障儿童更多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