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昕:通过条件反射进行小儿行为测听

  •  
  • 浏览次数: 121
  •  
  • 发表时间:2016-06-20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2016年5月29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听力协会共同举办的“2016北京国际听力学大会”胜利闭幕。本次大会为期两天,在嘉宾、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本次大会的全部议程。现将各位嘉宾的主题演讲内容一一整理出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听障人士、关注听力行业发展,参与到听力事业中来。

 

  5月29日下午,郗昕教授通过视频演示为大家展示了小儿行为测听音像资料解读。郗昕教授围绕6个月-2岁小儿的特征,通过建立、确认条件反射而更好的为小儿进行测听与准确诊断。

 

 

  郗昕教授现任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研究员、硕士导师,也是《Journal. Otology》、《中华耳科学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编委,并在中国康复医学会听力康复专委会等机构任职。郗昕教授长期从事成人及儿童的听力康复工作,承担了国产人工耳蜗等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多项“科技助残”项目课题。2005年后致力于中文言语测听材料的标准化研究,发行了国内首张普通话言语测听 CD ,也编写了《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资格培训教程(基础知识)》等专业书籍,也曾在首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教育机构授课。

 

  郗昕教授首先提到,准确的听力诊断、特别是分别获得两耳在各频率上的听阈,是小儿助听器验配的关键。而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由于他们在行为、认知能力的差异,听力师需要掌握不同的行为测听手段。一般而言,对于0~5月大的婴幼儿,常规采用行为观察测听;对于6~24月大的幼儿,常规采用视觉强化测听;对于2岁以上的小龄儿童,常规采用游戏测听的手段。

 

  行为观察测听是采用沙锤、锣鼓、钥匙、八音盒等玩具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或以人声现场发出“m”等语音,来看孩子是否对这些声音有反应,并同步记录出现反应时的声音强度。婴幼儿的反应可以是眨眼、转头、微笑,也可能是惊异、扬眉、停止吮吸等。行为观察测听不能定量地测定儿童的听力损失,只能说明该儿童对某种声音的某个强度有反应,往往用作儿童的听力普查。

 

  若能胜任游戏测听,儿童则需要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和行为能力。首先他(她)能理解配合测听流程,并具备用行为反应的方式来表明“我听到了!”它与在成人或青少年身上完成的纯音测听,在原理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平添了“游戏”这个中介,使得心智上还比较幼稚的幼儿能配合长时间的测试。

 

  在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普及使得小儿进行听力诊断的就诊年龄越来越小,6月龄以下的听障儿童就应实施助听器等干预措施。因而视觉强化测听是小儿助听器验配师最应该熟练掌握的测听技术之一。

 

  然而,年龄并不是确定行为测听手段的唯一因素,还需要看儿童自身的个性、认知能力、听力言语状况。如果该儿童缺少家庭关爱、日常接触到的玩具较少、性格拘谨内向的话,视觉强化测听的适用年龄甚至可推延到三、四岁的重度听障儿童。

 

  郗昕教授通过视频向大家展示针对6个月—2岁儿童的行为测听方法------视觉强化测听。

 

  视频中显示,一个漂亮的小女孩被她的聋儿老师抱进了测听用的声场。在孩子的右前方45°,声场的屋角处摆放着扬声器;孩子的右方90°罗列着2个黑色的玩具灯箱,当灯箱里的灯亮起的时候,我们能看到灯箱里的玩偶。聋儿老师在陪孩子玩游戏,使孩子的注意力保持在正前方;另一位测听师则在给予不同声调的刺激音的同时,控制灯箱中玩偶的悦动登场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之转头看灯箱中的玩偶;当刺激音停止时,聋儿老师要把孩子的注意力再来到正前方。经过多次重复,儿童在玩耍过程中形成条件反射,一听到声音就会扭头看玩偶。

 

接下来,郗昕教授为大家剖析视频内的相关细节。

 

1. 视觉强化测听的理论基础是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学说是前苏联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的。视觉强化测听的理论基础也是条件反射。如视频中所展现的一样,正式测听前一定要进行“条件化”,即先给予儿童强度上足以听见的声音刺激,同时加以视觉奖励(打鼓的小熊、挥旗的小狗等)来强化。这样,经过多次的“同步给声,同时视觉奖励”的强化,儿童就能建立起条件反射。下次儿童一旦听到了声音,就会转头寻找视觉奖励物(即玩偶)。

 

2. 条件反射的建立与确认

 

  在对儿童进行“条件化”时,一定要在给声的同时将灯箱中的玩偶亮起。如果儿童注意力在眼前的玩具上,聋儿老师可以给儿童指一下玩偶,示意孩子去关注。当声音多次响起时,孩子有了上几次的经验,聋儿老师就不再示意,儿童常会自己扭头寻找玩偶。此时就建立了条件反射。为进一步确认,可多次重复该过程。一旦确认孩子建立了条件反射,就需尽快降低给声强度,进入正式的测听流程。如果孩子已有听觉诱发反应的阈值,则该值可作为视觉强化测听时的初始强度,接着同样按照“升五降十”的方式获得孩子的听阈。

 

3. 测听频率的顺序及双耳测听

 

  由于玩具对儿童的吸引力有限,因此郗昕教授建议,先从1000Hz开始,紧接着测4000Hz。如果孩子还愿意配合,再测500Hz,最后再补上2000Hz。视频中没有给儿童佩戴耳机,采用的是扬声器给声,因此测试结果是双耳中听力较佳耳的听力。如果想分别测试两耳的听力,最好使用插入式耳机。插入式耳机相对轻便,儿童相对较容易接受。

 

  最后,郗昕教授强调了本次大会引用“音像教材”对于普及听力学教育的意义。郗昕教授曾开发了系列性的听力学多媒体科普教材,从声学原理、耳的解剖和生理到聋病病因分类、各种测听方法和康复手段等,为听众提供更为广泛深入的听力学知识,并获全军电化教材评比的一等奖,愿今后陆续与大家分享。



来源:北京听力协会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郗昕 听力 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