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大学生用画笔绘就梦想

  •  
  • 浏览次数: 108
  •  
  • 发表时间:2016-09-02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因为听不清世间的声音,无法发声表达自己的想法,长春大学特教学院的聋人学生王宏宇是不幸的。但在大二那年,王宏宇得到老师指点后,努力将作业变作品,作品变商品,从此人生开启了幸运模式。

  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成了长春市画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公司法人——画室小老板。在他身上,没有天生爱画画、以画画为梦想的背景,却有着最开始以赚钱为目的,后天发奋图强、热爱绘画的励志故事。

  听高中老师的建议报考了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国画专业,高考时压着分数线考进大学,按时完成课程需求、按时交老师留下的作业,在大二之前,王宏宇对国画并没有更深的接触,只是机械式的完成任务。

  “上大学之前我从没想过会选择国画这个专业,因为不懂,所以也不感兴趣。直到大二的那年夏天,我的老师突然找我谈话,让我业余时间多练习画画。”王宏宇通过微信向记者表达称,开始谈话时他并不了解老师的用意,为此他还挺郁闷。据王宏宇回忆,那天,他和老师聊了很久很久。最后,让他记忆犹深的是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一幅好的作品不仅是画的好,更重要的是要出自一个爱它的人,只有喜欢它,才会画出最棒的作品,得到肯定。随着画工的精湛,作业便成了作品,作品再拿出去卖,换取生活费。”

  立志努力赚钱回报父母

  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练习绘画技艺,让作品成为商品,增补生活费。与老师的谈话后王宏宇心潮澎湃、格外激动,却也心存犹豫。因为他知道,论成绩、他并不是最优秀的那一名,可一想到父母供他上大学花了那么多钱,日后用钱的地方还那么多,如今终于有了回报父母的机会,王宏宇不想放过,决定努力一次,试一试。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宏宇一改往日懒散的心态和习惯,把每个小时都做出详细计划。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王宏宇终于画出十多幅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并迫不及待地拿去给老师看。老师建议他把画作装裱好,看看是否能售卖出去。

  按照老师的指导,王宏宇将画装裱好,很快成品就出来了,效果特别好、却找不着销路。“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作品就那么搁着,连个问的人都没有。我当时快急死了,天天琢磨卖画的途径。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见一个每次都发布关于长春大学生活的公众号。”王宏宇在微信里写到,抱着试试的心态,他开始用微信与对方沟通,想让对方帮他宣传一下画作,没想到,对方非常爽快的就答应了。

  成立公司实现创业梦想

  自打对方公众号开始帮助王宏宇推广作品,关注他画作的人便越来越多了,还有很多人主动添加王宏宇的微信。那时候王宏宇特别开心,不仅是因为有人买他的作品,更主要的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看到别人给自己发来的鼓励话语,王宏宇有时候高兴的都睡不着觉。

  从那以后,他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信通信录,添加陌生人。就这样,在添加好友时,王宏宇再次遇到人生中的贵人——“摆渡创新工场”的白总。

  二人最初结缘是因为王宏宇为白总的公司画墙绘,再次相逢在微信中,对方给王宏宇带来一个特大好消息,就是把自己卖不出去的画,都拿到他们那里。“当时去‘摆渡创新工场’的时候,我腿都有点哆嗦了,直到看到大家对我作品的肯定,我才有了信心。”

  随着销路的拓宽,王宏宇的画卖得越来越好,在老师与学校的帮助下,王宏宇与其他几名听障大学生一起开设了国内首家绘画专业在校聋人大学生创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公司——长春市画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实现了创业梦想。

  很多学生作品变商品

  画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仅仅成立一个月后,就卖出了20多幅作品,获利5000多元钱。目前,公司现合作画师150余人,往届毕业生20人。

  20日,最初给其启迪和帮助的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杨帆老师告诉记者,之所以当时会找王宏宇谈话,是因为他相信,每个残疾学生都是一个“折翼的天使”。学生创业,王宏宇并不是第一人,2007年,聋人美术专业申报教育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顺利获批,绘画专业首先进行了培养模式改革,自2013年起便在学校实施了“作业变作品,作品变商品”教学改革。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至今,教改后累计销售学生作品已近300余件,销售额已达14万元人民币。销售渠道也变得多样化,如线下展销、网络订单、公益平台、学校推介等等,刚需客户超50%。其中,网络订单占三分之一。

  如今,王宏宇的作品在长春大学校园文化微广场及高新区摆渡创新工场等多个地方均有展出销售。


来源:残疾人新闻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画笔 听障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