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学生梦想的青春盛会

  •  
  • 浏览次数: 63
  •  
  • 发表时间:2016-09-12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参赛项目——贵州少数民族人偶。

参赛者(右)向评委介绍自己的创意思路。

  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是汇聚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创造活力的顶级赛事,更是成就广大职校学生挑战梦想的青春盛会。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他们感受到的是创新创效创业的无穷快乐和挑战自我的无穷魅力。

  大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保佑莲脸上挂着恬淡的笑容,她的双手不住地翻转、变幻,速度较快,这“指尖上的舞蹈”被指导老师张莉丽翻译成口语,让观众静静地聆听了一个特殊创业团队的故事。闭幕式上,来自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听障学生保佑莲站上了大赛特等奖的领奖台并发表感言。

  “我们特殊,是因为我们听不到您的语言,导致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就业方面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平凡,是因为我们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思想,有勤劳的双手,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保佑莲这番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令观众动容。

  保佑莲所在的夏彩居工作室,主要研究和开发云南民间工艺品,进行黑陶的装饰加工,包括掐丝工艺和重彩工艺,团队20余名成员都获得了陶瓷装饰工职业资格证书。在创业沉淀了一段时间后,团队以《听障人黑陶金丝彩砂工艺品创业项目》为题申报了本届大赛,并在384件进入决赛的作品中杀出重围,荣获特等奖。

  从事特殊教育工作8年多的张莉丽说:“特殊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一个人去某个单位上班,他们害怕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做这个创业项目正好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带给他们安全感和存在感。”像保佑莲一样的孩子天生具有“心静、眼敏、手巧”的优势,她们在系统的专业学习后,也渴望“成为行业内的熟练工人或者高级技师甚至行业大师”。据悉,该校还有一些肢体残疾但善于交流的学生,加入工作室担任“销售”,为工艺品技师和企业买主牵线搭桥。

  大赛29个特等奖项目之一《俏小渔无声手作坊》的代表周坚来自杭州聋人学校,他也像保佑莲一样的敏感、细腻。周坚的微信朋友圈封面是一个弯腰低头、制作陶器的男孩儿,面前整齐地摆满了待二次加工的作品。周坚用微信一字一顿地与记者交流,经过语序重排,看出他表达的意思是:“我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学校带我学习职业技术,让我找到了梦想。我第一次进全国比赛,没想到拿了奖,这令我非常高兴和感动。”

  周坚带来的参赛作品是团队自主设计、加工的“白蛇传”挂饰,在传统中国结艺术基础上,汲取了戏剧脸谱特点,增加陶艺内容,利用杭州民间故事作概念,创新了白蛇传系列陶结饰品。据陪同周坚参赛的学校科研实训处副主任黄开华介绍,“因市场中暂无同类产品,学生做的陶结销路特别好”。

  俏小渔工作室由学校组织成立于2013年1月,周坚是在工作室发展较为成熟之时加入的。目前,俏小渔已经形成四类产品:流行饰品;特色陶结,如钥匙扣、车挂、摆件等;个性化定制服务;教程服务。黄开华算了一笔账,毕业后学生如留在工作室,全职一个月大概可制作手工艺品200件,每件平均售价100元,学生从中抽取手工制作费提成和利润,“收入比我们老师还高呢”。黄开华说:“我们的学生像‘散落的珍珠’,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把他们串起来,只要对手工感兴趣,哪怕已经毕业都可以通过加盟或兼职的方式参与进来,通过创业就业让这群人更好地融入社会。”

  保佑莲更喜欢将自己的作品当作“传递爱心、传递正能量的信物”,她说:“此次大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我们会加倍的努力和付出,为更多的听障人自食其力、回归主流社会,创造一条创新创效创业之路。”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听障 梦想 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