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把生命融入特教事业的人

  •  
  • 浏览次数: 92
  •  
  • 发表时间:2016-09-22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2016年是朴永馨教授80岁生辰暨从事特殊教育60周年。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派到苏联学习特殊教育(最早的两名留学归国)人员之一,他亲历和见证了新中国特殊教育发展。30年前,他在北京师范大学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特殊教育专业,成为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事业的开创者和领路人。朴永馨将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特殊教育本土化建设,在我国特殊教育领域赢得了崇高地位。

  1936年6月27日,朴永馨出生在北平崇文门外一个胡同大院里。1955年从北京四中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一年之后,被派往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现为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学习“缺陷学”(盲聋哑教育)专业,开始了长达5年的留苏学习生涯。

  当时,苏联只有两个学校有特殊教育专业:一是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的赫尔岑师范大学,分三个专业方向———聋教育、盲教育和语言矫治;另一个就是朴永馨所在的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分聋教育、智障教育和语言矫治三个专业方向。朴永馨学的是弱智教育专业,同批学员银春铭学的是聋教育专业。两人都希望多学一些专业知识,调整学习计划,删掉不必学的课程,如高等数学,增加他们想学的,如盲教育。

  最后,由中国大使馆出面跟学校谈,同意了他们的申请,将原有学习计划里的高等数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等课程删掉,保留苏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相关课程,同时增加盲教育内容。盲教育课程的老师给两人单独开课,每个礼拜一次。

  几年下来,在莫斯科的专业课程学得差不多了,系主任为朴永馨和银春铭争取到了去赫尔岑师范大学学习的机会,向那里的盲教育专家请教,并在盲校里实习,前后一共待了两个月的时间。

  这样他们俩又都学习了盲教育专业,弱智教育和聋教育专业两人各学一个。

  还有一个语言矫治专业,朴永馨也想学。特别是在熟悉学校课程的基础上,他要求多听一点课,多学一点,系里同意了他的请求。

  语言矫治的内容有点复杂,特别是实习时,朴永馨作为一个中国人矫正俄国人的语言是很困难的,所以他想了个办法:自己的俄语发音并不是每个都很标准,就让语言矫治专业的同学来矫治自己,以此作为实习内容。在矫治发音过程中,朴永馨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了矫治的方法、过程、器具等。

  苏联重视师范生的实践,常常会安排各种与孩子接触的机会,实习一般低年级和高年级各有一次。留苏期间,朴永馨在列宁格勒盲校、莫斯科聋校和第77辅助学校都实习过,给班主任老师做过助教,通过实践了解苏联特殊教育状况。

  得知莫斯科盲校有一个老师发明了一套盲人制图器具,写了一本介绍盲人学制图的书,朴永馨专门向他学习,回国时买了一套制图仪器。实践和学分没有直接关系,但当时朴永馨想的就是促使自己多学,开阔眼界,回国之后用起来。
1961年6月,朴永馨修完聋教育专业、盲教育专业、智障教育专业、语言矫治四个专业的全部课程后,以全优成绩从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特殊教育系毕业,成为该系师生中流传半个多世纪的一个“传奇”。

  回国后,一大批从苏联学成归来的学员等待分配。朴永馨是学特殊教育的,教育部对学教育类的留学生去向有两个安排:一个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系;另一个就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现在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面对选择,朴永馨当时想:出国学习之前,并没有了解过自己国家特殊教育的实际情况,更没有参加过教学实践,对中国特殊教育情况缺乏系统了解,更缺乏中国本土的特殊教育实践经验,所以就主动提出希望能够到基层去。一起从苏联回来的银春铭也是这个意思。这样,朴永馨被分到了北京第二聋哑学校(以下简称“二聋”),银春铭被分到了上海市第二聋校。

  当时教育部的态度是:可以先到基层去,但是国家什么时候需要他们,他们什么时候就得回来。进入二聋以后,朴永馨成为一名普通教师,连一张办公桌也没有,仅有一个其他老师特意腾出来的抽屉可以使用。即使是这样,他仍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朴永馨最初教低年级聋生的算术应用题,这对聋生而言是最难理解的。于是,他使用苏联学到的“综合分析法”进行教学,不仅教给了聋生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分析和思维能力。那时候,朴永馨并没有固定的教学班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语文、数学到写字、政治等,他全部都教过。

  除了教课,朴永馨还去随堂听课。他给自己定了一条听课的规矩,就是听完课一定要和讲课的老师探讨,从备课到教学目标,从讲课过程到效果,再到他自己怎么评价这节课,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怎么完成的,在哪方面还不够,为什么不够等等。他会分析评价课,指出哪里好,为什么好,符合哪一条教育学原理,符合什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还指出哪里有问题,为什么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为什么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
  1979年底,朴永馨正式调入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一个人的特殊教育研究室,开始踏上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特殊教育专业的征程。

  1986年,特殊教育专业首次出现在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宣传广告上。第一届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招收了15名,毕业后绝大多数从事特教工作,成为教学、研究或行政管理的骨干。

  根据当时北京师范大学主要为中等师范学校培养专业课师资的实际情况,朴永馨为特教专业学生设置了几门综合性课程: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史、特殊儿童的教材教法等,还有一套基础医学课程,耳鼻喉、视力和神经系统等的解剖生理、病理的课程。这既跟国外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不一样,也跟中等师范学校不一样。“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史”等三门特殊教育学基础课都由朴永馨授课。

  他非常重视教学方式的探索,讲课富有激情,理论结合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在讲课中,他一直鼓励学生能够提问,最好能提出难倒他的问题。除此之外,朴永馨的教学极为注重实践,常带学生到福利院、盲、聋、弱智学校等特殊教育机构见习。期末考试,朴永馨很少用笔试的方式,一般让学生独立撰写课程论文,或使用口试的方式。他希望通过考试方式的改革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1988年特殊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后,经过朴永馨的努力,研究中心形成了10个人的教师队伍,一个人一个研究方向,从而完整建立起基础课程。

  他一直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会议,不仅倡议年会开设了学生论坛,还亲自担任主持。他支持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建设,不辞辛苦到全国各地讲学,还援助民办特殊教育机构的发展,他希望国内特殊教育的队伍能够不断壮大。

  退休多年来,他仍坚持著书立说,著有30万字的《世界教育大系·特殊教育》,两度修订《特殊教育辞典》,翻译《特殊教育学》。

  八十高龄的他仍为搭建中国与俄罗斯特殊教育之间的桥梁而奔忙,希望后辈学者们能够博采众长,有更开阔的国际视野。

  在2016年北京融合教育发展研讨会上,围绕当今世界范围内融合教育发展趋势这一话题,耄耋之年的朴永馨站上讲台,殷切希望后来人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我国融合教育的发展。

  他认为,隔离还是融合,要从国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采取最适合的方式。另外,我国融合教育起步较早,取得了很多本土化经验,要善于从理论上总结和提炼,形成自己的理论,并将之推广出去。朴永馨一生所做的,就是期盼中国的特殊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形成自己的特色,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


来源:(本文刊载于《现代特殊教育》2016年第9期。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100875)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理事长 分会 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