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特校:切实加强师资培训,促进特校全面发展

  •  
  • 浏览次数: 52
  •  
  • 发表时间:2016-03-16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中国聋人网讯 学校是教师培训的基地,是教师成长的摇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培训的作用被提升到重要地位。根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布置和实际情况,我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重心放在:研训一体,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上。
  为切实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强化现代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我校着重从“训”和“研”两个方面开展工作的。
  一、 以培训为重点,强化教师专业素质。
  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主渠道,因此我们把教师培训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近年来结合我校实际主要进行了以下培训:面向全校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面向骨干教师的简笔画、粉笔字、中国手语、说课培训;面向全校教师的听力语言康复和智力障碍康复理论培训;面向全体教师进行了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培训。以上培训,我们做到了全面要求,个别突破,每学期针对某项进行专项培训,并在学期末以教师基本功达标大赛的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评测,有力地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全校教师实现了备课信息化、教学网络化、教研开放化、教师学习自主化,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新模式。
  二、以研究为核心,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在传统的教研活动中,教学理论学习多,与教学实践结合少,传统的教研模式使教学研讨的实效、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实效大打折扣,无法真正起到不断更新理念,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创新教学方式的作用。近两年来,我校的校本教研紧密结合教学实践,通过专家引领、以点带面、合作学习、鼓励创新等形式,激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的热情,调动了教师以多角度、多样式进行教学设计的创新积极性和反思精神。
  专家引领、以点带面。多年来,我校挤出资金,多次派教师赴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听课,借鉴和吸收发达地区特殊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以教师培训为突破口中,狠抓教育质量。2012、2013、2014、2015年5月、7月、10月、11月先后四次派出教师54人赴甘肃省聋儿康复中心、广州聋人学校、深圳元平特校、浙江大敏学校、浙江萧山特校、浙江杨凌子学校、成都特殊教育学校、上海浦东特校、重庆师范大学、郑州师范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有了专家的引领备课,有目的的听课、评课,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业务专长。在“点”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引领,教师进一步掌握了特殊教育课程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等新理念和新知识,加强了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提高了教师整体执教能力和专业素养。
  合作学习,鼓励创新,我校自2007年成立教师合作学习小组以来,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互助学习、合作交流。在合作学习小组的活动中,各位教师互帮互助、就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体现出有疑共研、有求共解的和谐互动协作的氛围,有力地凝聚教研组的团队精神。同时,利用合作学习展开的教师论坛活动,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互动学习、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的良好平台的构筑。在教师论坛的发展过程中,我校特别重视鼓励教师在创新中成长,在反思中成长,每学期教师论坛的主题都针对教学中的新理念、新模式设计,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同时,我校注重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每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中都制定有骨干教师的帮扶计划,组织好青年教师的拜师活动,结成对子后进行专项帮扶活动。在教材处理、学生分析、教学环节、教学语言、教学技术现代化等教学业务方面进行帮扶,大大增强了研修的实效性。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作为现代学校教育运营的重点,正悄悄地改变着学校教育发展的走向,让教育的过程充满活动的、反思的、创造的、人性化的魅力。让我们在每一天、每一课渗透课堂的研修中时时思考、刻刻钻研,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真正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特殊教育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特校 聋人 中国聋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