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启喑实验学校:融合背景下“支持教育”的实践

  •  
  • 浏览次数: 1277
  •  
  • 发表时间:2017-03-30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中国聋人网讯 在融合教育大背景下,北京启喑实验学校立足“融合”,着力拓展特教学校新功能,成立了专门的支持中心,为西城区融合教育提供资源支持。提供资源支持的主要形式是,为西城区普通学校特殊需要孩子提供支持教学,或为因身体原因不能到校接收教育的特殊需要孩子送教上门。
    目前,我校拥有融合教育专职支持教师(驻普校跟岗进行支持教学,即“影子老师”)、兼职支持教师、送教上门教师数人。无论是支持教学还是送教上门,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没有可直接借鉴的经验或方法来用,每位支持教师或者送教教师所面对的特殊需要孩子特点各异,需求也各异,这都需要我们的老师自己去观察、去发现,诊断特殊需要孩子的问题和需求。为了更好地对特殊需要孩子的情况进行诊断,老师们进行了专门的理论学习,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参加每一个融合教育主题相关的培训或学习。在为特殊需要孩子提供支持或者送教的过程中,所提供的支持无论是学业补救,还是心理疏导,或者是其它,老师们都尽心尽力,始终以一颗忍耐、探索、大爱的心,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摸索、去尝试,力求每个特殊需要孩子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以促使他们得以进步、得以发展。
 
支持教学故事:
                         专职支持教师陈甜天

故事一:孩子,我给你证明!

    这一节是体育课,一阵混乱过后,三年级某班的小朋友们基本上安静下来,站好了。突然,一个稚嫩的声音大声地说:“老师!小B同学不听你的话!”“看!小A又这样了!嘴皮都说破了他也不改!回回他主动招惹别的同学。不行了,不行了,我得去吃降压药了!”给我介绍情况的老师无奈地丢下这句话,离开了操场。
    开始做准备活动了,刚开始,一切正常。突然,让我颇为惊讶的一幕发生了。只见小A右边的小C同学侧压腿时,做了一个腾空的动作,落地时,小C同学的左脚踢到了小A的右小腿。显然,这不是有意的。我以为小C同学会道歉。然而他没有。此时,我有点担心小A的反应,他会不会再次大声向老师“汇报”呢?我对老师的话深以为然。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有点儿让我出乎意料。只见小A好像被吓了一跳,尴尬地笑了两声,下意识地往回收了一下右脚,用手拍了两下裤腿上的鞋印,并没有说话。我有点儿傻眼的感觉:小A那告状的劲儿都去哪儿了?
    事实证明,小A真的只是没反应过来。一分钟后,小A出“脚”了。他利用换腿的机会,用右脚踩了一下小C同学的左脚,默默地用行动“报复”刚才的一腿。很快,小C毫不客气地回敬了一脚。俩人互踩了对方两下。然而,此时体育老师背对着他们,并未发现。我果断走过去,蹲在他们俩人中间,制止了他们互踩的行为。我双手分别搂着俩人的肩膀,低声说:“小C,你先踢到了小A,你应该及时说‘对不起’。”“小A,刚才小C踢到你,不是故意的,不能踩回去。”这个小插曲暂时结束了,然而小C同学仍带着不服气的表情,这也预示着故事并没有完,后来又经历了两次小波折,以后有机会详细讲,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故事一波三折很是精彩。我想说的是:假如我没有亲眼目睹,假如老师只看到俩人互相踩对方脚的场景,会不会因为成见,主观地认为“这一次,肯定仍是小A先招惹的呢?”
    我又想起一位女老师曾说的“在男厕所,小A招惹别人,和俩男生打架”的事件,女老师亲眼目睹了整个事件过程吗?她是否也曾被成见所影响呢?看着一脸无所谓的小A,他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我为刚刚的“深以为然”感到内疚:孩子,这一次,我能证明不是你先动手的。
    老师对某一个孩子有成见,不仅周围的老师会被影响,班里的孩子们也会“模仿”,这让注意力缺损孩子的处境更加艰难。所以,作为老师,除了要了解医学知识,更要时刻警惕成见,随时保持一个空杯状态。

 
故事二:逃避的眼神不再逃避了
 
    下校所在学校领导问我:“甜天,你也辅导了小A两次了,你觉得这个孩子和你亲近吗?”我并不知道她想问什么。我老实回答:“从表情上看,看不太出来,因为他常常没有表情,尤其一点,他的眼神几乎从不与我对视。但从细节上看,他会主动靠近我的肩膀,虽然动作幅度不大。妈妈问他‘愿意来辅导吗’,他痛快地说‘愿意’。但辅导结束的时候,他直接背书包就跑了,没有说‘老师再见’。谜一样的孩子呀~”领导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
    今天的个训目标主要是教会小A“问好”。“小A,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一听到这里,小A的眼睛睁大了,很快地瞥了我一眼,流露出感兴趣的样子。我蹲下来,目光和他齐平。
    我接着说:“游戏的名字叫做‘我是机器人’。你来扮演机器人好吗?机器人今天要完成四个口令。我们来看看你这个机器人能不能顺利地完成呢?”他兴趣似乎更浓了,点了点头。
    “好,一,看着我的眼睛,保持住。”其实,这个时候的我心里很有些忐忑:平时你总不和人对视,马上就要有答案了。让我们看看:你是做不到呢,还是不愿做呢?
    我的话音一落,小A纯真明亮的大眼睛立刻定定地看着我,安静地等待着我的第二个指令。我情不自禁地轻拍他的肩膀,“你完成得太棒啦!”小A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接下来的三个指令,无论是指令二“嘴角翘起,保持微笑”,指令三“轻抬右手,挥动”,还是指令四“说出‘老师,你好/老师,再见’”,抑或最后连贯动作的指令,小A扮演的“机器人”都完成得很好。
    在校门口,小A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挥动右手和我道别。托管班来接小A的辅导老师流露出惊讶、佩服的表情。看着孩子远去的背影,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放下了,原来他只是不会。一步一步教给他,他掌握得又快又好! 
    我不禁想起第一次见到小A的情景,妈妈拉着他的衣角,说:“小A,跟陈老师说‘老师好’。”孩子的眼睛看着地面,两手垂于身体两侧,口中发出“老师好”的声音,面无表情。妈妈着急地又拉了一下他的衣角,说:“看着老师。”他飞快地瞥了我一眼,依旧重复刚才的动作。家长简单的几句话显然并不能让孩子学会和人正常交往,我不禁感慨:专业的教育干预,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现在都太需要了!


送教上门故事:

一起上学吧!


    我送教上门的对象叫笑笑,脑瘫儿童,不能行走,手部能做一些大动作,智力受损不严重,口语交流无障碍,没有上过学,只接受过2年的送教上门学习。
    在西城区融合中心、学校支持中心的支持下,我带领笑笑参观了启喑学校。第一次走进学校的笑笑非常开心与好奇,看到同龄的孩子们认真的学习、嬉戏的玩耍,她流露出了渴望上学的眼神。
    2016年9月26日,笑笑到我所带的二年级体验了两节数学课。在课堂上,我看到笑笑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课下能与语言好的几位同学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这说明笑笑可以在家长或老师的帮助下在学校进行简单的学习、生活。
    班内学生对笑笑充满了好奇,他们课上代替笑笑拔计数器,课后围着笑笑问这问那,热情地给笑笑拿吃的、玩的。
    看到笑笑那么渴望上学,那么渴望有同伴的陪伴,我不知道是否能让笑笑走进课堂。正在这时,我看到了如下资料:
     2016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等联盟正式启动2016-2018全纳(融合)教育公益项目,并倡议,倡导融合教育理念,呼吁关注残疾儿童接收学校教育的需求,为每一名儿童创造更加融合、更有利孩子潜能发展的教育环境。
    在班级中融入多重障碍学生有助于其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学会忍让,对别人增加期许,改善对别人的态度、友谊,加强成就感,能学到不同的方式沟通,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普通班融合重度及多重障碍学生》)

    这些有利的理论依据,让我心中顿时有了数——我要让笑笑走进学校!
    为了让笑笑真正的融入这个集体,也为了让我们的学生都能接纳笑笑,我决定召开一节以融合教育为主题的班会。
    经过精心的准备,2016年11月14日,我邀请笑笑来到我的班里,与同龄的二年级同学们一起参加《一起上学吧》主题班会。
    在班会上,我首先出示了笑笑在家接受送教上门学习、来学校初步体验及第一次走进二年级教室与同学们相处的三组照片。从照片中我们不难看出笑笑表情的变化:笑笑在家接受教育的无奈,在学校体验时的欣喜,与同龄孩子们相处的快乐。三组照片让在座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意识到,虽然笑笑有一些身体上的障碍,但是他和每一个孩子都一样,渴望同伴,渴望上学。
    在互相介绍环节,同学们与笑笑热情握手,热烈相拥,让笑笑感受到同学们的热情,同时促进了他们彼此间的交流,营造一种团体的气氛。
    在随后的“模拟采访”环节中,同学们互相采访,在角色扮演及互换中,学生们与笑笑不知不觉加深了彼此的相互了解,并且学会了在最短的时间发现对方的闪光点。同时,这个过程也增进了彼此的沟通与交流。笑笑同学也更加大胆地展示自己的长处,给在座的同学们表演了一段京剧,虽然他有些紧张,但他说,这是他第一次登台给别人表演,也是第一次得到同伴肯定的掌声。 
 
 
    在随后的环节中我用一个小例子引出了“包容与帮助”的含义,在理解这个概念的基础上,我让同学讨论:假如同学们真的在用心而且努力的做了,但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而没办法做的更好,那这时候同学们应该包容他,帮助他。对于笑笑同学自身的障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同学们热烈的讨论着,在生活、学习方面都发表了自己的想法。李思琦说:“下课时,我可以帮笑笑拿水杯,喂他喝水。”赵彤飞说:“下课时,我们可以推着笑笑去卫生间。”黄雨说:“中午吃饭时,我可以推笑笑去食堂,帮他打饭。”苗紫涵说:“可以帮助笑笑劳动。”廉欣说:“我可以教他握笔,写字。”王金曼说:“我可以推着笑笑去专业教室上课,拿书本。”
    孩子们的发言,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融合教育多有意义啊!
    笑笑在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不仅接受了学校教育,也促使我我班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他们从笑笑身上学会了忍让,学会了改善对别人的态度,也增强了友谊和成就感,他们都学到了不同的沟通和交流方式,提升了自己与人相处的能力。
    班会之前,在得知笑笑愿意来班里和同学一起上班会时,我引导班内每位学生都制作了一份邀请卡,并指导他们在漂亮的邀请卡上不仅写上自己对笑笑的一些祝福语,孩子们有的在邀请卡上写到“我想教笑笑学手语”,有的写到“我想和笑笑成为好朋友”“我想和笑笑一起玩”…… 
    这些邀请卡,不仅使笑笑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还感受到了来自同伴的关爱。
 
 
    班会结束时,我用了一首小诗《同学,你好》 表达了融合的含义,揭露了这节融合教育的主题:

大树和小草不一样
都为我们带来春天
星星和太阳不一样
都有自己美丽的光芒
同学您好
每个人都一样
同学你好
我们都一样 


    一节班会课很快就结束了,但是笑笑真正融入班集体才真正开始。以后我还会根据笑笑的身体情况,安排笑笑参加更丰富的班级课程或活动体验,如陶艺课、声乐课、手语课、甚至律动课等,让笑笑在不同的课程和活动中,感受学校的氛围,并学会与同学们更融洽的相处。


 
来源:北京启喑实验学校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特校 聋人 中国聋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