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10年培育了30多位听障大学生
日前,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高三毕业班举行毕业典礼。
2007年中山特校组建高中部,自2010 年起首批听障生参加高考,至今已有四届有听障生参加高考(听力部不是每年招生),10 年共培养了30 多位大学生,且陆续进入社会工作,为这些处在沉默世界里的孩子增加些不沉默的可能。
学生:特校的教育是我的财富
6月的毕业季,中山特校听力部的9个听障生迎来了自己的高中毕业典礼。除了3个放弃高考的学生外,其余6个参加高考的学生都获得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招收听障生的几所大学,全部采取单考单招方式。考试时间在普通高考前进行,学生需要一所一所学校参加考试,考试科目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外,还要选考美术、计算机等和报考专业相关的科目。
林铭薇以第4名的名次被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本科专业录取。
毕业典礼上,她站上讲台打着手语,一旁站着翻译的老师:“感谢你们这几年来的耐心、细心、辛苦、包容和严格,你们的教育是我的财富。我们一定会牢记母校老师的谆谆教诲,好好做人、努力学习,做有用的人。我希望同学们也要一样用一双手去创造美丽。”短短几句发言后,微笑的脸庞上有泪水滑落。
小薇2岁时被检查出先天性失聪,即便戴上助听器也听不到任何声音。可她从小就喜欢画画,而且梦想着成为一名美术老师。林爸爸说,有时会把孩子画的画发到朋友圈,“很多亲朋好友都夸赞说好看。”每到父亲节、母亲节,小薇还会为父母亲手作画,其中的一幅茶具图是爸爸的最爱。小薇在中学进市特殊学校后就选择了美术专业作为学习方向。她学习很刻苦,英语、语文都很好,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更是取得了128分的成绩。小薇通过手语告诉记者:“我一直很坚持地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很开心,我想做老师,我觉得老师是很好的选择,也可以帮助别人。”
这10年如何“摸着石头过河”?
十年前,中山市特校还没有高中。初中毕业的听障生,如果想继续升学,要到广州去就读聋校。市特校校长汤剑文说,为了让本地的听障生能继续升学,特校因此申办高中。为什么不是申办职中,而选择了高中?他说一是因为中山有这样的师资,二是听障生的智力并没有问题,“应该给一个机会给他们尝试下。”就是老师们的这种信心支持下,特校针对高考方向的普高班在2007 年组建了。
老师自创教案和手语
“聋人文化就是视觉文化。他们因为听力障碍,眼睛更为敏感,调出来的颜色更鲜艳。又因为听不到声音,所以他们的内心更安静,画起画来心灵更沉静。”这是小薇的美术老师孟祥娟对听障生的评价。孟老师的画室里,各种沙画、油画、素描作品挤得满满的。上课时,小薇就和同学就安静地坐在画架前。画画在她们眼里,不是作业、不是备考,更像是在沉浸在喜爱的游戏里一样,心无旁骛。
孟祥娟进了特校才学了手语。可具体到绘画的专业名词,手语比划起来有点麻烦。最简单的透视图,说原理等一大堆的内容孩子有时会比较难理解,孟老师就把这些理论点都想办法简化成孩子易理解的一个个步骤。“如水杯,我就要演示如何透视化的过程,直接就简化为先画一个长方形,再画椭圆形,然后提示他们要近大圆小的原则。”有时为了更易于学生理解,她还自创了教案和一些沟通用的手语。“如我们素描画骷髅头,我就用食指、中指向上勾起来,牙一嗤,她就明白了要画什么。”
青春期教育是难题
小薇的班主任肖泰,也是首批普高班的副班主任。当时从普校调入的他有着22年的教龄,但不会手语,也未接触过听障生。沟通成为他新教学生涯的第一道坎。“当时第一届高中班学生年龄都比较大了,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学生的青春期教育问题。”开学第一天,班里就有一名女生离家出走。由于不会手语,无法和学生交流,不得不找来女生初中时期的班主任来做手语翻译。“看着学生比划也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心里很着急。”通过和班里的其他学生对话,老师们才在出走女生的男朋友家将其找回。
为了尽快和学生们沟通,肖泰常把手语字典带在身边。从一个一个动作比划着和学生交流,到基本顺畅地完成日常对话,他用了三年时间。在最初无法顺畅和学生交流的那几年,肖泰就靠着规范的板书来授课,基本上课堂上可以做到不用手语也不会有太大障碍。
去北京找试卷给学生复习
高考知识复习,是首批高考生的最大难关。当时国内的特校没有统一教材。老师们参考了周边城市经验后大胆决定:和普校学生一样使用人教版的教材。听障生学习的自觉性会稍差。面对这些特点,肖泰说,基本上任课老师们只要有空,就会去班里走一走督促学生学习。如果有学生某个科目跟不上,还会单独“开小灶”。在普校,通过测试就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这个方法在特殊学校行不通:“学生们对不同章节的知识接受起伏很大。所以只能靠一遍又一遍的反复讲解和自己的评估来决定课程进度。”
2010年,首批普高班里的15名学生10人有考大学的意愿。那时候,对听障生高考了解甚少的市特殊学校的老师们,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帮孩子们打听学校、并有针对性地帮学生们制定复习计划。肖泰通过朋友辗转找到北京联合大学的老师,了解学校的招生信息,从各种渠道拿往届高考试卷回来给学生复习用。2010年,市特殊学校首届参加高考的10 名学生中有8 人考上大学。其中6人考上广州大学,2人分别考上北京联合大学和长春大学。
长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在招听障生的大学里就是“北大”“清华”。首届尝试的成功让师生们信心倍增。
让孩子去闯闯成了特教共识
校长汤剑文说,在这些招收听障生的大学里,有专门设置的课程、手语老师等。近年来,广东省为了照顾本少的听障生,也专门在广州大学为听障生开办了市政学院。但考虑到这些听障生日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找工作,目前这些大学也都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和美术这两个专业对学生进行培养。
特殊教育的大趋势就是融合教育,让听障人群真正融入社会。汤剑文说,中山小榄曾经有一个听障生考上了普通大学的本科。“他的爸爸也曾询问我的意见,是否需要参与特殊招生。我建议,孩子如果有能力参加普通高考,就该勇敢地去试一下。他最好的未来就是融入社会。”
学了三年画画,未来在哪里?还有家长担心孩子万一考上外省的大学,离得远难照顾。孟祥娟说:“我跟她们说,现在这么年青,要靠自己自立自强,而不是靠同情和帮助生活。哪里都可以去,世界那么大,拿起画笔多去闯闯。”
学生故事:
烙上学校家庭“钢印”,碰壁不气馁
首届考上大学的听障生有些已开始进入社会工作。黄晓欣就是其中之一。考入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她,在北京读了三年专科、两年本科,2015年毕业回到中山。大学期间,她除了学习,还坚持参与一些社会工作。如担任了系学生会网络部部长、手语社社员、爱心社理事等职务;一有时间还到校外兼职,或与好友组织说走就走的旅行。
虽然成绩优秀,可毕业后她找工作也碰过壁。直至去年,晓欣回到母校担任听障辅导员职务,工作才稳定下来。找工作的过程,在与记者微信文字聊天过程中,晓欣只是轻描淡写的一下带过。可母亲却私下里告诉记者,每次去求职,人家看了女儿简历都觉得很优秀,可到了面试环节,最后总是说“你回家等消息吧。”这一等就没有了消息。她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找工作的不顺,并没有让晓欣失去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因为以前在学校的时候老师总会教我们要有大爱,所以毕业之后就一直想找一个机会,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出一份力。”
晓欣的母亲娇姐,也一直教孩子要回报社会。只要有空,她就带着女儿去做义工,参加各种慈善活动。慈善万人行,娇姐与义工们上街募捐,把捐款箱挂在晓欣身上。“箱子都有她半人那么大了,捧着很重。有朋友说她太小了,我这妈做得太狠。我跟孩子说,你现在能上学,是社会的帮助,要学会感恩。”娇姐说,有时自己都觉得自己对孩子的训练太残忍。
去年晓欣看到母校招聘教职员时,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并成功回到母校工作。同为听障学生,她更能走近学生们的心:“我们可以说是亦师亦友。他们有什么不开心或者不明白的事情,都可以来找我,我会用过来人的身份、经验和他们交流,给他们一个大概的思考方向。”
“回想我这20年,我甚至觉得自己对她太自私、残忍。”说起陪伴女儿晓欣的成长,母亲娇姐这样说。
出生后未到一年,一场高烧夺走了晓欣的听力,医生断定:这孩子这一辈子也不会说话了,只能教手语。当时发现只有广州有此类训练听障生的特殊学校,中山还没有。晓欣四岁时,中山的红十字会和残联开了一个聋儿语训班。白天娇姐陪着女儿上语训班,晚上回家再继续练习。“每天晚上一吃过饭,我就抱着她,教她讲话。我把手指头伸到她嘴里、压她的舌头,让她感受震动,每晚都训练到十一点。”可即使这样,女儿还是一声不会吭。“有时候我气极了,或压得有点用力,还会把她搞得口腔流血,小时候她嘴巴里常有伤口。”一边心痛孩子受难、一边焦急要孩子学说话,母亲的心两面煎熬。这样的训练日复一日的不断重复了两年,直到六岁那年,晓欣才终于喊出了第一声“啊”。
自从政府开办特殊学校以来,晓欣就一直在此就读,从小学到初中,再到组建普高,她的成长与特校融为一体。
来源:中山日报
图为考上大学的6名学生合影留念。
听力部 2017 考上大学的同学给校长送上纪念品,上书"我们都很棒"。
孟祥娟老师(左)在给学生上美术课。
中山特校首届考上大学的听障学生黄晓欣,现在也成了特校的一名工作人员。
7月21日,中山特校学生田纪平与队友一起夺得了第二十三届夏季听障奥运会男子乒乓球团体赛金牌。因为备战听障奥运会,他缺席了母校——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简称“中山特校”)的毕业典礼。其实除了体艺方向,十年前市特校已为听障生的未来做酝酿——将他们送上高考的竞技场。2007年中山特校组建高中部,自2010 年起首批听障生参加高考,至今已有四届有听障生参加高考(听力部不是每年招生),10 年共培养了30 多位大学生,且陆续进入社会工作,为这些处在沉默世界里的孩子增加些不沉默的可能。
学生:特校的教育是我的财富
6月的毕业季,中山特校听力部的9个听障生迎来了自己的高中毕业典礼。除了3个放弃高考的学生外,其余6个参加高考的学生都获得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招收听障生的几所大学,全部采取单考单招方式。考试时间在普通高考前进行,学生需要一所一所学校参加考试,考试科目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外,还要选考美术、计算机等和报考专业相关的科目。
林铭薇以第4名的名次被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本科专业录取。
毕业典礼上,她站上讲台打着手语,一旁站着翻译的老师:“感谢你们这几年来的耐心、细心、辛苦、包容和严格,你们的教育是我的财富。我们一定会牢记母校老师的谆谆教诲,好好做人、努力学习,做有用的人。我希望同学们也要一样用一双手去创造美丽。”短短几句发言后,微笑的脸庞上有泪水滑落。
小薇2岁时被检查出先天性失聪,即便戴上助听器也听不到任何声音。可她从小就喜欢画画,而且梦想着成为一名美术老师。林爸爸说,有时会把孩子画的画发到朋友圈,“很多亲朋好友都夸赞说好看。”每到父亲节、母亲节,小薇还会为父母亲手作画,其中的一幅茶具图是爸爸的最爱。小薇在中学进市特殊学校后就选择了美术专业作为学习方向。她学习很刻苦,英语、语文都很好,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更是取得了128分的成绩。小薇通过手语告诉记者:“我一直很坚持地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很开心,我想做老师,我觉得老师是很好的选择,也可以帮助别人。”
这10年如何“摸着石头过河”?
十年前,中山市特校还没有高中。初中毕业的听障生,如果想继续升学,要到广州去就读聋校。市特校校长汤剑文说,为了让本地的听障生能继续升学,特校因此申办高中。为什么不是申办职中,而选择了高中?他说一是因为中山有这样的师资,二是听障生的智力并没有问题,“应该给一个机会给他们尝试下。”就是老师们的这种信心支持下,特校针对高考方向的普高班在2007 年组建了。
老师自创教案和手语
“聋人文化就是视觉文化。他们因为听力障碍,眼睛更为敏感,调出来的颜色更鲜艳。又因为听不到声音,所以他们的内心更安静,画起画来心灵更沉静。”这是小薇的美术老师孟祥娟对听障生的评价。孟老师的画室里,各种沙画、油画、素描作品挤得满满的。上课时,小薇就和同学就安静地坐在画架前。画画在她们眼里,不是作业、不是备考,更像是在沉浸在喜爱的游戏里一样,心无旁骛。
孟祥娟进了特校才学了手语。可具体到绘画的专业名词,手语比划起来有点麻烦。最简单的透视图,说原理等一大堆的内容孩子有时会比较难理解,孟老师就把这些理论点都想办法简化成孩子易理解的一个个步骤。“如水杯,我就要演示如何透视化的过程,直接就简化为先画一个长方形,再画椭圆形,然后提示他们要近大圆小的原则。”有时为了更易于学生理解,她还自创了教案和一些沟通用的手语。“如我们素描画骷髅头,我就用食指、中指向上勾起来,牙一嗤,她就明白了要画什么。”
青春期教育是难题
小薇的班主任肖泰,也是首批普高班的副班主任。当时从普校调入的他有着22年的教龄,但不会手语,也未接触过听障生。沟通成为他新教学生涯的第一道坎。“当时第一届高中班学生年龄都比较大了,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学生的青春期教育问题。”开学第一天,班里就有一名女生离家出走。由于不会手语,无法和学生交流,不得不找来女生初中时期的班主任来做手语翻译。“看着学生比划也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心里很着急。”通过和班里的其他学生对话,老师们才在出走女生的男朋友家将其找回。
为了尽快和学生们沟通,肖泰常把手语字典带在身边。从一个一个动作比划着和学生交流,到基本顺畅地完成日常对话,他用了三年时间。在最初无法顺畅和学生交流的那几年,肖泰就靠着规范的板书来授课,基本上课堂上可以做到不用手语也不会有太大障碍。
去北京找试卷给学生复习
高考知识复习,是首批高考生的最大难关。当时国内的特校没有统一教材。老师们参考了周边城市经验后大胆决定:和普校学生一样使用人教版的教材。听障生学习的自觉性会稍差。面对这些特点,肖泰说,基本上任课老师们只要有空,就会去班里走一走督促学生学习。如果有学生某个科目跟不上,还会单独“开小灶”。在普校,通过测试就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这个方法在特殊学校行不通:“学生们对不同章节的知识接受起伏很大。所以只能靠一遍又一遍的反复讲解和自己的评估来决定课程进度。”
2010年,首批普高班里的15名学生10人有考大学的意愿。那时候,对听障生高考了解甚少的市特殊学校的老师们,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帮孩子们打听学校、并有针对性地帮学生们制定复习计划。肖泰通过朋友辗转找到北京联合大学的老师,了解学校的招生信息,从各种渠道拿往届高考试卷回来给学生复习用。2010年,市特殊学校首届参加高考的10 名学生中有8 人考上大学。其中6人考上广州大学,2人分别考上北京联合大学和长春大学。
长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在招听障生的大学里就是“北大”“清华”。首届尝试的成功让师生们信心倍增。
让孩子去闯闯成了特教共识
校长汤剑文说,在这些招收听障生的大学里,有专门设置的课程、手语老师等。近年来,广东省为了照顾本少的听障生,也专门在广州大学为听障生开办了市政学院。但考虑到这些听障生日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找工作,目前这些大学也都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和美术这两个专业对学生进行培养。
特殊教育的大趋势就是融合教育,让听障人群真正融入社会。汤剑文说,中山小榄曾经有一个听障生考上了普通大学的本科。“他的爸爸也曾询问我的意见,是否需要参与特殊招生。我建议,孩子如果有能力参加普通高考,就该勇敢地去试一下。他最好的未来就是融入社会。”
学了三年画画,未来在哪里?还有家长担心孩子万一考上外省的大学,离得远难照顾。孟祥娟说:“我跟她们说,现在这么年青,要靠自己自立自强,而不是靠同情和帮助生活。哪里都可以去,世界那么大,拿起画笔多去闯闯。”
学生故事:
烙上学校家庭“钢印”,碰壁不气馁
首届考上大学的听障生有些已开始进入社会工作。黄晓欣就是其中之一。考入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她,在北京读了三年专科、两年本科,2015年毕业回到中山。大学期间,她除了学习,还坚持参与一些社会工作。如担任了系学生会网络部部长、手语社社员、爱心社理事等职务;一有时间还到校外兼职,或与好友组织说走就走的旅行。
虽然成绩优秀,可毕业后她找工作也碰过壁。直至去年,晓欣回到母校担任听障辅导员职务,工作才稳定下来。找工作的过程,在与记者微信文字聊天过程中,晓欣只是轻描淡写的一下带过。可母亲却私下里告诉记者,每次去求职,人家看了女儿简历都觉得很优秀,可到了面试环节,最后总是说“你回家等消息吧。”这一等就没有了消息。她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找工作的不顺,并没有让晓欣失去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因为以前在学校的时候老师总会教我们要有大爱,所以毕业之后就一直想找一个机会,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出一份力。”
晓欣的母亲娇姐,也一直教孩子要回报社会。只要有空,她就带着女儿去做义工,参加各种慈善活动。慈善万人行,娇姐与义工们上街募捐,把捐款箱挂在晓欣身上。“箱子都有她半人那么大了,捧着很重。有朋友说她太小了,我这妈做得太狠。我跟孩子说,你现在能上学,是社会的帮助,要学会感恩。”娇姐说,有时自己都觉得自己对孩子的训练太残忍。
去年晓欣看到母校招聘教职员时,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并成功回到母校工作。同为听障学生,她更能走近学生们的心:“我们可以说是亦师亦友。他们有什么不开心或者不明白的事情,都可以来找我,我会用过来人的身份、经验和他们交流,给他们一个大概的思考方向。”
“回想我这20年,我甚至觉得自己对她太自私、残忍。”说起陪伴女儿晓欣的成长,母亲娇姐这样说。
出生后未到一年,一场高烧夺走了晓欣的听力,医生断定:这孩子这一辈子也不会说话了,只能教手语。当时发现只有广州有此类训练听障生的特殊学校,中山还没有。晓欣四岁时,中山的红十字会和残联开了一个聋儿语训班。白天娇姐陪着女儿上语训班,晚上回家再继续练习。“每天晚上一吃过饭,我就抱着她,教她讲话。我把手指头伸到她嘴里、压她的舌头,让她感受震动,每晚都训练到十一点。”可即使这样,女儿还是一声不会吭。“有时候我气极了,或压得有点用力,还会把她搞得口腔流血,小时候她嘴巴里常有伤口。”一边心痛孩子受难、一边焦急要孩子学说话,母亲的心两面煎熬。这样的训练日复一日的不断重复了两年,直到六岁那年,晓欣才终于喊出了第一声“啊”。
自从政府开办特殊学校以来,晓欣就一直在此就读,从小学到初中,再到组建普高,她的成长与特校融为一体。
来源:中山日报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