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特校:给盲童一个多彩世界

  •  
  • 浏览次数: 80
  •  
  • 发表时间:2015-01-06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中国聋人网讯 记者来到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间画室,美术老师赵红燕正在整理学生们的作品,“我们准备在元旦前给孩子们办一个展览,让他们摸一摸自己和同学们的成果,对他们也是一种鼓励。”说起话来语气温柔,脸上始终挂着笑容,赵红燕给人的感觉非常平和。
尽管拥有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硕士研究生的高学历,赵红燕还是在2009年毕业后,选择来到特教学校做一名美术老师,而且一干就是5年。
“最初我教聋生,后来学校成立盲部,需要美术老师,我就过来了。”她说。
然而,一个个接踵而至的困难还是让赵红燕措手不及。
    盲生不同于聋生,他们大多对形体、空间和颜色没有概念,教盲生画一个点要练上几节课,而学用剪刀剪一条直线就用了整整一个学期。
“盲生无法感知颜色,但能感知冷暖。”为了让这些孩子知道什么是暖色,赵红燕让他们去感受太阳下暖暖的感觉;为了了解冷色,她让他们用手去试水的凉爽。“天是蓝色的,蓝色非常的明亮;树是绿色的,走在树林中你会感觉很清爽……”这样简单的描述几乎在每堂课上都会有。慢慢地,颜色“长”到了这些孩子的心中,他们学会了色彩搭配,还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喜好。
作为一个“开拓者”,怎么把课教好,赵红燕没少动脑筋。比如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折纸,她回到家就闭上眼睛,把自己当成盲人,去了解失去方位的感受。然后,她用自己的感觉去指导那些盲童,效果立竿见影。
    而对于美术这门课对盲童的意义,赵红燕也有着自己的理解:“这门课绝对不是附属品,非常重要。一方面,美术是打开孩子心灵的一个窗口,他们的世界是多彩的,一定要让他们表达出来、展示出来;另一方面,我希望他们多动手,锻炼手的精细度,为日常生活打基础。”
    因此,在赵红燕的课堂,她允许孩子们摸剪刀,教他们串珠子。果然,一个学期下来,一些孩子能自己系扣子、拉拉链了,这些可喜的变化也写在了每一个盲童的笑脸上。
    谈起未来的打算,年轻的赵红燕莞尔一笑,“说实在的,现在很多同学过得很光鲜,薪水也比我多,可我一点儿都不羡慕。因为通过我的眼、我的嘴、我的手,带给了这些盲童一个他们看不到的多彩世界。这个岗位太有价值了,我会一直陪着孩子们走下去的。”



来源: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盲童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