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推进和谐校园发展
中国聋人网讯 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主阵地,必须增强师生“廉洁从教、敬廉崇洁”的意识。“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活动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达到提高教师廉教素养、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和谐社会氛围的效果,促进“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得以形成。下面就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谈点个人认识。
一、坚持在“特”字上做文章,着力实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近两年来,在钟祥市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在硬件条件不断完善的同时,投资80余万元进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为了让学校每面墙、每块地、每个角落都是会“说话”的老师,我校始终以建设温馨和谐的爱心家园为核心,紧紧围绕“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和谐”的育人理念,突出教室、楼道、寝室、餐厅和景点这五大重点部位,用心打造能够彰显特殊教育特色的爱心校园环境文化,育人环境不断优化,学生所到之处,都受到一种文化的熏陶、一种无声的教育。如今,学校简洁亮丽、经济适用、温馨和谐、通俗易懂的校园特色环境文化已基本形成。
1、以自信为重点,打造教室文化
一是培养良好习惯。我校本着帮助残疾学生更快融入社会的原则,精心制作了20多块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展牌,悬挂在教室里。展牌主要向学生传授行为规范知识,涉及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目的是帮助残疾学生尽快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这些展牌图片形象、色彩鲜艳、语言贴近生活,学生喜闻乐见,取得了良好育人效果。我们根据每个教室不同学段、不同残疾类型,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内容的展牌。低年段智障生教室,悬挂的是握笔、读书正确姿势方面的内容;听障生教室,则重点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回报社会方面的内容。
二是树立集体观念。我校十分注重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努力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逐渐提升自信心。首先我们组织师生开展了为班级命名的活动。这些班名不仅符合班级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而且彰显了班级个性。智障一年级被称为“小树苗班”,因其学生年龄小,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就像小树苗一样,需要他人的帮助和呵护。而听障九年级学生马上面临着毕业,一部分学生将冲刺考入高中继续读书深造,而另外一大部分学生将踏入社会,在不同的领域展示自己的技能,谋求生存,因此取名为“亮剑班”。在教室门口张贴各班级的“全家福”,时刻让学生深切体会班级与个人的关系,提升集体荣誉感。在律动教室张贴了我校毕业生杨凡参加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表演的相关图片,爱心陈列室建有烈士何蕾捐建爱心希望学校的纪念专版,摆放有社会各界为特校捐款捐物的图片资料、学校及师生获得的奖状奖牌和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让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进取的力量。
2、以自强为重点,打造楼道文化
(1)用精美画面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
2012年8月,我校新教学楼建设竣工,原定的楼道墙壁贴瓷砖项目因资金不足而取消。李国庆、罗清泉、吕品品三位老师主动请缨,带领部分高年级听障学生自己动手,扮靓校园。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在教学楼一至三楼的楼道墙壁上分别绘制了以“青青草原”、“海底世界”、“动画场景”为主题的大幅图画,总长度达265米。整个图画栩栩如生,让参观校园的各届人士赞不绝口。
(2)用榜样人物引领学生奋发自强
我校充分利用教学楼各层楼道墙壁,建起了“榜样长廊”。一楼展示国内外残疾人榜样人物。精心制作的展牌上,介绍了邓朴方、张海迪、邰丽华、何军权等国内外残疾人成功人士的事迹,让学生知道残疾人同样可以获得成功。二楼展示我校师生榜样人物。通过宣传历年来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师生的模范事迹,用身边的榜样激励学生奋发自强。三楼展示学生作品。主要展示学生创作的十字绣、丝网花和壁画等作品,精美的作品不仅能让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增强他们进取、自强的信心。
3、以自立为重点,打造寝室文化
(1)彰显学生个性
我们根据入住学生的特点,让每个寝室拥有独具个性的室名。低年级听障小男孩主要在男生4号寝室,他们个性活泼,比较顽皮,因此称为“淘气堡”。而在“幸福港”寝室中,住着高年级听障生和低年级智障生。平时,智障学生穿衣、叠被、洗头、洗澡等生活技能的培养,主要依靠生活老师及同宿舍的听障学生的指导、帮助,寝室里处处洋溢着关爱的氛围,“幸福港”恰如其分。
(2)注重技能培养
我们为每个寝室制作了值日牌,寝室长、值日学生一目了然,时刻提醒学生各尽其责,共同维护好寝室这个小家的整洁和荣誉。在寝室生活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每天从穿衣叠被、洗澡洗衣等小事做起,自理自立,互帮互助,生活技能有了很大提高。加强感恩教育。
(3)注重感恩意识培养
我们在宿舍长廊内,制作了以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校园、感恩老师、感恩同学为主题的系列感恩展牌11幅,展牌文字和图片都来源于学生的家庭生活及校园生活。真实的场景再现,培养了学生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真挚情感。
4、以自尊为重点,打造餐厅文化
我们一方面利用餐厅,积极向学生宣传饮食方面的营养、卫生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生活常识,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组织师生将校内闲置空地进行翻挖,种上各种时令蔬菜,既绿化了校园,又节省了开支,更保证了食品健康安全。还将师生到蔬菜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及平时打扫餐厅等劳动场景,制作成图片悬挂在餐厅内,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劳动的光荣与艰辛,增强自尊感,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5、以和谐为重点,打造景点文化
利用造型、绿化区、石头等景点,打造“诚实、守信、感恩、自强”的育人氛围,使学生时刻都受到一种文化的熏陶,一种无声的教育,让师生们在互尊互爱自信自强的和谐氛围中快乐生活。
二、坚持在“实”字上下功夫,着力强化教风文化建设
我校始终把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重要工作目标,深入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强化教师队伍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形成良好的教风文化。
1、树立榜样标杆,抓实师德教育
我们注重引导教师牢固树立“教师就是奉献”、“学生就是自己的子女”等理念,定期组织全体教工开展“忆苦思甜”活动,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最美乡村教师事迹和最美教师张丽莉、方文忠先进事迹等,使全体教师时刻不忘“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特校精神,真正做到关爱残疾学生,把青春与爱奉献给特教。我们定期组织开展“我最信赖的师长”、“十佳班主任”等评比活动,年终进行师德师风考评,不断提升教职工的师德修养,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教职工。由于学校条件差、底子薄,在学校建设中,很多劳务工作都是教工们自己动手,精打细算,节约每一分钱,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日积月累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克服困难,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生活中,教师们把残疾孩子当子女一样呵护,得到了家长及社会的好评。
2、组织开展培训,抓实业务提升
近三年来,我校经常利用假期时间共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各类的培训50余人次。其中有多名一线教师参与了“班班通”培训;22名一线教师到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了培训;1人到四川乐山市参加了“国培计划”——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培训。我们还挖掘校内教师潜力,组织在电脑使用和网络教研方面有特长的教师在校内开展学习培训及交流活动。同时我们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来促进学校发展。近年来,我校先后为武汉第一聋校、第二聋校、荆门特校输送了40余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有20多名学生分别被长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本科学校录取。
三、坚持在“新”上出实招,着力推进校本课程文化建设
我们加大创新力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了校本教研计划,深入推进实施,为残疾孩子健康茁壮成长营造一个温馨的学习乐园。
1、突出德育教育
学校始终围绕特色办学宗旨,坚持打造特色树品牌。针对残疾学生身心特点,确定培养学生“知礼、感恩、守信、自强”为我校的特色德育项目,开展了系列特色德育活动。充分利用晨会、班会等教育阵地,教育学生懂礼仪,包括升旗礼仪、就餐礼仪、课堂礼仪、尊师礼仪、同学间交往礼仪、穿戴礼仪、借用物品礼仪、迎客礼仪等。以诚实守信、以诚相待为主线,教育学生讲求诚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反对“虚、假、骗”行为;利用晨会、班会等时间组织学生背礼仪规范、看经典书籍、唱文明礼仪歌曲、办墙报、写文明礼仪文章等。坚持安全“一日一小查,一周一大查”;加强警校共建,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为师生开展法制讲座,提高师生法制意识;强化安全监管,提高学校值班老师、生活辅导老师和门卫等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的教育模式,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掘学生的自身潜质,在开展各类活动中,坚持“能让学生做的,尽量让学生做;学生因为自身身体条件不会做不能做的,也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现在,在我们的校园里,从早锻炼到晚就寝,从课间操到晚自习,从教室到寝室,从食堂到绿化带,到处都有学生参与管理的身影。目前,在我校就读的三类残疾学生在我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大都具备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2、突出体艺特长教育
建校伊始,我校就组建有体育、舞蹈等兴趣小组,20年的坚持与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近两年来,我们结合阳光体育和校园飞歌活动,每天安排1小时的时间开展全校性的体艺活动,创新兴趣小组活动模式,强化训练,并积极推荐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获得技能的提升,收获荣誉与自信。2008年我校杨凡同学经过层层选拔参加北京残奥会的开幕式演出;我校编排的诗乐舞《无声的呼唤》在省第七届黄鹤美育节上,与普校学生同台竞技,获得了初中组一等奖;2011年,9名聋哑女孩表演的舞蹈《莫愁谣》在省第六届特教学校艺术汇演中荣获二等奖;先后有10名学生在第十届至第十三届四届省运会上共获“23金”、“17银”、“9铜”的优异成绩;2013年5月我校2名学生陈思龙、祝家周代表湖北省参加了全国田径锦标赛,获得了一银及两个第四名的好成绩,现在正在省队接受集训,备战残奥会;在荆门市举办的六运会上,我校参赛师生共获得9金3银3铜的好成绩,并荣获羽毛球、田径两项团体冠军。
3、突出职业教育
为了让学生们学到一技之长,将来能够自食其力,我们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校本课的研发,探索适合不同类别的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课程。我校近几年开设了丝网花、十字绣手工制作等特色品牌课程。将手工制作课程纳入校本课程体系,聘请一名有手工制作专长的毕业学生来校进行专职的手工课程教学。2012年2月以来,我校的职业教育成果作为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亮点两次迎接了CBM国际康复组织、中残联及省市领导的考察,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目前,学校手工室的硬件设备已逐渐完善,手工特色成果丰富。特别是在2012年12月3日国际助残日活动和2012年10月9日何蕾爱心希望学校揭牌仪式上,我校残疾学生制作的丝网花、十字绣作品不仅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还被一些企业家现场义购。
以上是我们20年来校园文化建设和沉淀的一个小小体会和感悟。特校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心支持,更离不开全体师生自力更生和奋发图强。正是各级领导和各界爱心人士倾心关注,正是全体教工无私无悔的爱心付出,才有今天学校浓厚的爱心文化的氛围,残疾学生在这个大家庭里懂得了知礼、学会了感恩、做到了守信、达到了自强,成为爱的受益者和传播者。
来源:中国特殊教育网
来源:中国特殊教育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