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四川频道记者采访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

  •  
  • 浏览次数: 168
  •  
  • 发表时间:2023-09-21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到青白江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教学交流

盲生在第一社会福利院义务服务

学校定期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及演练

  人民网成都6月25日电 (记者 宋艳)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世界对他们来说,并不完整:他们有的听不见,有的看不见,有的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世界”。但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选择和这个世界“谈一谈”。走进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练琴声、读书声、游戏时发出的笑声,汇成了一支动听的“交响曲”。
  校园是孩子梦想起航的地方。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魏祥明说,学校坚持“铸造健全人格,练就生存技能,融入主流社会”的办学思想,大力开展生命教育和阳光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十项基本生活技能。让一批批学子踏上征程,收获成功。

  “三活”——“活着、活好、活出价值”
  魏祥明说,他希望这群孩子不仅要“活着,还要活好、活出价值”。他这样理解“三活”:活着是不给社会添乱;活好是自己可以养活自己;活出价值是感恩回报社会、把爱向下传递。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自主开发系列主题德育活动。建立生命教育“5S”模式,开展生命教育系列活动。据介绍,学校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主题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同时坚持开展安全教育讲座、消防知识讲座、应急疏散演习等活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5.12”汶川地震时,全校所有学生都安全撤离。“我们每学期会进行两次安全演练,所有学生的逃跑路线都是事先设定好的。”
  让阳光驱走心中黑暗
  特殊学校的孩子在刚入校时,心理层面大多表现为封闭、失落等特点。魏祥明告诉孩子们,“先认账,承认自己不完美的地方,再朝最好的方向努力。”
  2006年,学校在全国特殊教育界首次提出了“建阳光校园、做阳光教师、育阳光学生”的工作思路,将阳光教育的关键确定为培养师生的阳光思维方式和阳光行为方式。
  目前,盲聋学生自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均开设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并有针对性地在课外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学校还分别建立了盲聋学生专用心理咨询室,每天中午和下午定时开放,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此外,学校还成立了“舞动心灵”戏剧社、“阳光”文学社、“心灵之旅”心理社团、电影社、棋茶社等学生社团。
  魏祥明介绍说,“几年的教育实践证明,阳光教育符合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实际,具有较强较好的导向作用,师生的精神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校内弥漫的阳光气息让人深刻印象。”
  让残疾学生走向社会
  特殊教育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职业教育。校长魏祥明认为,残疾学生能否不给或少给家庭增添负担,并力所能及地为社会作些贡献,关键取决于是否能熟练掌握至少一门职业技能。
  为此,学校完善了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将职业基础技能训练向初中、小学延伸;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坚持外聘知名企业高级技师担任专业教师,借力发展;先后投资300多万元,重点建设按摩室、浴足室、烹饪实训室、蜀绣制作室、动漫拷贝室等专用实训教室,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11个校外实习基地。
  扎实有序的职业技能培训,高品质、多元化的就业取向,确保了该校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100%,盲推拿专业毕业生人均工资待遇在1800元以上;蜀绣专业学生人均基础工资1200元外加提成,烹饪专业毕业生人均基础工资可达2000元。
  在工作岗位上,残疾学生的人生价值正在不断体现,他们正以自立自强的形象开始新的幸福生活。


来源: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宋艳
原文标题:让每一颗星星都闪光——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阳光教育”纪实
责任编辑:TY03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人民网 四川 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