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残联特殊儿童康教融合发展模式调查

  •  
  • 浏览次数: 37
  •  
  • 发表时间:2015-08-14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中国聋人网讯 0~6岁残疾儿童的康教融合发展,是全国残联系统的一项创新实践和标志工程,目的就是将中国0~6岁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向前再推进一步,彻底打通残疾人服务“最后一公里”,让他们都能享受最好的康复教育,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强调,群团组织要坚持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工作,更多把注意力放在困难群众身上,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和贴心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残联一直在努力,河南残联一直在求索,驻马店残联一直在奋战。近期,随着省政协主席叶冬松、省委副书记邓凯的亲临调研,旅澳华侨魏基成上亿元助残物资的倾情捐赠,驻马店残联又一次凝聚了人们关注的目光。

  市残联博爱幼儿园内,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有的患有先天性耳聋、脑瘫,有的患有自闭症。每天,这些孩子都在这里接受免费教育,他们的脸上盛开着灿烂的笑容;每天,这里的特教老师都会不厌其烦地与孩子对口型、学发音。虽然这些孩子的发音还不是很清晰,但为了他们能开口说话,特教老师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这些孩子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期,如果这段时间不能接受正规的教育辅导,就可能永远失去开口说话的最佳时机,就可能永远成为聋哑人。这无论是对于一个孩子,还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是一项非常紧迫的抢救性任务,是一项名副其实的世纪工程,是几代残联人为之奋斗不息的梦想和追求。

  “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儿童,我们一个都不放弃,都会免费让他们入园后接受康复训练。”市残联理事长张银良说,市残联正在实施一项针对0~6岁残疾儿童的特殊康教计划,就是让符合条件的孩子优先进行康复救治,同时针对孩子的不同康复状况采取差异化幼儿教育,让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能够与正常人无障碍沟通交流,甚至掌握一两项技术,能够自食其力,自然回归社会、融入社会。

  目前,全市享受到这份特殊待遇的残疾儿童已经有938名。为了让残疾儿童能够最大限度享受到党的温暖和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残联、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下,张银良带领市残联一班人忘我开拓,积极作为,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融合教育探索与实践,创造性走出一条贫困地区特殊儿童康教融合、回归社会的新路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出成绩。

  医乃仁术,医者仁心

  “孙子出生时脑缺氧,当时一个月的治疗费就是一万多元,我们这样的家庭根本承担不起。听说市残联有免费康复项目,从去年7月开始,我就每天都带着孙子到这里治疗,非常好,为我们家省了一大笔钱。”51岁的李仙芬告诉记者,自从到这里接受治疗后,孙子康复得很快,现在已经能够开口说话了。此时,记者注意到,李仙芬的孙子正躺在理疗床上,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接受理疗,红红的小脸上露出惬意的笑容。

  其实,对这个并不富裕的农业大市来说,像李仙芬孙子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每一个生命都是上苍对父母的馈赠,都应当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然而,每当看到残疾儿童无助的眼神时,张银良的心都像针扎般地疼痛。如何帮助这些贫困的家庭走出梦魇,如何让这些残疾儿童在黄金救助期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性救治?让孩子康复后及时进入幼儿园接受最好的启蒙教育?让康复后的孩子与正常孩子一起接受融合教育,让他们享受成长快乐、自然回归社会,这一直是摆在张银良心头的一块心病。

  医乃仁术,医者仁心。多年来,张银良把精力主要用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上,不仅仅是因为他本人就是一名小儿麻痹患者,而且他也是一步步从最基层的岗位上逐渐走上领导岗位的。他有一颗仁慈的心,面对不同残疾儿童,他都是专心倾听、饱含同情,深为一个个因病返贫的家庭紧捏一把汗:这样的家庭该有多少痛楚啊?他们怎样才能走出困境?怎样才能与大家同步奔小康?张银良常常眼含热泪、夜不能寐,他一直在思索,千方百计寻找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有这样一个例子,革命老区确山县任店镇的小霞,儿子波波患有唐氏综合症,而小霞根本对此一无所知。波波出生时8斤重,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胖小子,一家人欢天喜地格外高兴。然而让一家人意想不到的是,孩子吃得少、睡得多,满月后仅有7斤重,反而少了1斤。经过多方诊断,波波被确诊为唐氏综合症,仅仅3个疗程就花去6万多元。一家人求助无门,沉浸在悲痛之中。

  就在小霞一筹莫展的时候,亲戚告诉她市残联有个康复医院,治疗是完全免费的,可以去试试。得知这个喜讯,一家人像抓到了救命稻草,马上带着波波前来求诊。由于抢救及时,孩子康复得很快。“爸爸、妈妈,开包包,拿钱买……”如今,波波已经4岁半了,已经恢复了语言功能。这让家长看到康复的希望,也增强了治疗的信心。

  对于任何患病儿童来说,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也许是最必要、最迫切的。这一点,张银良和他的团队已经做到了。但是,从孩子终身学习成长来说,一边康复治疗,一边学习教育,也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张银良说,他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传统的康复训练项目往往重视的是对孩子进行基本的肢体矫正,而对于孩子的语言、识别、思维、感官等重要功能,反而缺乏系统规范的抢救方法。以至于残疾儿童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接受“硬件”的治疗上,反而忽视和耽误了更重要的“软件”开发的黄金机遇期。

  如何既让残疾儿童得到最好的康复治疗,又能让他们得到科学有效的正规教育呢?正当此时,国家出台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张银良如获至宝,连夜进行了研读,力求吃透国家全面推进全纳教育的政策精髓,让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够接受合适的教育,为更多0~6岁儿童赢得先机、赢得未来。

  政策好不好,关键在落实。张银良说干就干,他立即召开班子会议作动员部署,对残联幼儿园和残疾人康复中心内部设施进行了优化布局调整,目的是让残疾儿童一边进行康复治疗,一边接受规范教育,真正让孩子享受到医教融合带来的最大实惠。

  对残疾人来说,后期康复治疗非常重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但是,毕竟医院床位紧张,大部分残疾人只能在医院接受前期治疗,后期的康复训练往往因条件限制而缺失。面对这一群体的康复需求,在多次调研、评估以后,张银良感到必须再建设一座集残疾人康复治疗、训练、技术培训、基层指导等一体的综合性康复中心。

  这个提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迅速立项,并列入2013年中心城区六项惠民实事之一,市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给予大力支持。项目当年5月开工建设,到12月主体工程竣工,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残联速度”。

  时间紧迫,必须快点、再快点

  泌阳县羊册镇65岁的安景兰老人有一个患有脑瘫疾病的孙子,是这个项目的首批受惠者之一。7年前,老人的儿媳妇生下一对双胞胎,哥哥起名明明、弟弟起名智智,一家人整天围着小哥俩儿转,高兴地合不拢嘴。可是没过多久,这位细心的奶奶发现,小智智的手脚总是不停地发抖,医生诊断结果为脑瘫。这瞬间让一家人跌入了冰窟。3个月的抢救治疗花费了10多万元。一家人已经无力支撑接下来的任何医疗费用。

  绝望之际,安景兰老人听说市残联可以接纳救治脑瘫患儿,就毫不犹豫带着小智智来到了市残联康复中心。正是这个正确的决定,为小智智的康复救治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提起孙子如今的变化,安景兰老人满脸笑出了褶子:“这娃儿聪明,啥都知道,玩手机、发短信,跟大人顶嘴,嘴皮子溜着呢!”记者注意到,在康复师的悉心治疗下,孩子已经能够自主站立行走了,尤其是在老师面前,轻轻松松就走了7个来回。

  记者看到,市残联康复中心的120多名残疾儿童,每人都有一个“康复治疗时间表”。孩子们什么时间治疗、什么时间接受教育上课都安排得清清楚楚、满满当当。家长拿着这张表格,心中也有谱了。“时间相当紧迫,必须快点、再快点!力争让所有孩子都得到最好的抢救性康复与教育。”张银良说。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残疾儿童都能够享受到私人订制的贵宾待遇。资源有限,时间紧迫,必须让那些最有康复希望、最能回归社会的0~6岁儿童尽快接受康复教育。只有抓住这个黄金治疗康复期,才能给这些孩子们留住人生的希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2009年至2013年,市委、市政府连续5年将“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列入民生工程,2014年又将此项目纳入中心城区惠民实事,在财政资金相当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障了残疾人的民生事业发展。

  康复中心建设投入资金3500万元,主要承担残疾儿童和成人医疗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康复信息咨询、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等工作。中心购置了先进的康复医疗设备,为智障和孤独症儿童装配了多感官训练教室,为聋儿装配了FM无线调频系统,配置了4间情景教室和4间个别化训练教室,为残疾儿童提供了先进的康复条件和训练环境。

  为提高康复技能水平,康复中心先后邀请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金明、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教授孙喜斌针对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技术的提升进行授课;每周六邀请市中心医院、中医院各相关科室主任和专家进行授课;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中残联、省残联组织的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组织特教老师、康复治疗师开展优质课、康复技能评比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康复人员的专业技能。

  康复中心建设和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中残联副主席吕世明,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李国成,市委书记余学友,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星等领导分别到康复中心调研指导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为全市53万残疾人办实事、谋福祉

  “残疾人事业是一个知之愈深、爱之愈切的事业,是一个必须充沛感情、实干担当的事业。”张银良说,“我最痛恨那些面对残疾人诉求麻木不仁、无动于衷的人。全市残联系统绝不容许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存在,一旦发现,坚决严肃处理,决不轻饶。”

  张银良要求市残联系统全体职工,一定要带着感情开展工作,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把残疾人当亲人、当朋友,虚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诚恳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把残疾人事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切切实实为全市53万残疾人办实事、谋福祉。

  市残联博爱幼儿园现有6个教学班、130名在园学生、20名特教老师。幼儿园有3000平方米大小,拥有多种大型玩具和游乐设施及音乐律动室、多感官训练室、情景训练室、个别化训练室、FM无线调频系统等,每个班级配备各种各样的玩教具以及电视机、DVD、多媒体教育教学触屏设备等现代化教育设备。

  作为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残联博爱幼儿园自从开办以来,积极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的探索实践,促进特殊需要儿童完全融入社会、共享平等和谐,努力为残疾儿童呵护成长、启迪梦想。幼儿园由康复教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医师组成专业团队,融合诊断、评估、治疗、康复和教育五位一体,促进特殊需要儿童完全融入社会。

  该幼儿园的特殊性在于既是市残联直属事业单位,又接受市教育、卫生部门的专业指导。首先,这在体制上是一种突破和创新。孩子们入园后,有专业的医生团队做诊断、评估,联合教育部门专家开展阶段评估,并根据评估方案,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制订一对一康复教育方案,为孩子建立档案,从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提高了康复实效。其次,这是把医教结合、融合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据介绍,该幼儿园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健全儿童和残疾儿童友好相处;积极开展家长培训、组织专题讲座、开放日活动,带动普通家长消除疑虑、拒绝的心态,正确认识和认可融合教育;在社会公众层面,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大型倡导活动,如融合文艺汇演、融合运动会、手拉手联谊活动、媒体倡导等方式,提高公众接纳度,推进融合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的建立。

  目前,该幼儿园已经被国家卫计委、中国残联和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批准成为全国唯一医教结合、融合教育示范基地,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学前融合教育试点机构,是我市唯一为残疾儿童和健全儿童提供全纳教育的幼儿园。

  来自驿城区的晨晨小朋友目前正就读于这所幼儿园。她每天跟着奶奶走进这里,课堂上她积极发言,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晨晨患有甲基丙二酸血症,伴有多种生化缺陷,不能吃高热量的食物,看着别的孩子津津有味地啃着鸡腿、大块吃肉的时候,她却只有眼馋的份儿。

  家长介绍,小晨晨每个月的治疗奶粉就需要4000多元,这对于收入微薄的家庭来说简直不堪重负。后来,正是市残联及时了解情况,把小晨晨接到康复中心,并安排进幼儿园上学,让这个不幸的孩子有了新的希望。

  融合教育会得到两个方面的正向效应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市残联目前正在实施一项针对残疾儿童康复教育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张银良介绍说,这是一项针对不同残疾儿童而采取的个性化康复教育措施,由医疗专家、特教专家共同商讨设计完成,是目前最为合适、最为恰当的康复教育计划。

  “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个别化教育计划是融合教育实践的非常有效的方法,是保证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张银良表示。当前,融合教育逐渐成为全球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让特殊儿童经过康复治疗后,顺利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同时按照一定比例将正常孩子与特殊需要孩子放在一个班级内共同学习,逐渐增强特殊教育孩子的自信心。

  特教老师董文向记者展示了两年来自己在这里付出的点点滴滴。董文说,学前融合教育是把3~6岁有发展障碍的幼儿与普通幼儿安置在同一个教育环境中,并为有发展障碍的幼儿提供必要的特殊教育和服务,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为一体的教育形式。通过充分的教育实践,人们越来越注意到融合教育环境的重要性,要积极创造条件,让特殊儿童尽早体验真实社会。特殊儿童自小在融合班上课,就能真实体验正常社会生活,既能得到关怀、协助、扶持,也会正确对待挫折、挑战、考验,非常有利于日后顺利回归社会、融入人群。

  董文表示,融合教育会得到两个方面的正向效应。对于残疾儿童来说,一方面学会对帮助自己的人心存感恩,甚至会有报答之念,有利于日后回归社会;另一方面也学会在逆境中如何自处或寻求帮助,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存能力。对于普通儿童而言,自小学会如何包容、接纳、善待他人,在充满爱心的世界中健康快乐成长,而且更能够知足励志,甚至更能孝顺父母、感恩社会。

  董文还给出这样一个例子,小豪患有自闭症,平时不爱活动,也不爱说话。但是,他特别喜欢一个叫真真的女孩,非常愿意听真真的话。特教老师敏锐地注意了这个特点,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正面引导,不断巩固提升小豪的学习进步,让他逐步从精神困境中走了出来。

  康教融合发展的坚定探索者和实践者

  “互联网+康复”,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可能无法想象,市残联也站在了“互联网+”的前沿。

  为全面提升康复中心服务技术水平,市残联康复中心引进了由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听觉评估导航仪、听觉统合训练仪、构音测量与训练仪和“云康复”项目。这些设备不仅可用于康复中心听障儿童的康复训练,还通过互联网技术,在线上对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远程康复培训、远程视频会诊治等,使中心的康复教育和医疗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个项目引进的是国内一流设备,目前全省范围也仅此一家。

  与此同时,市残联康复中心积极筹措资金,为智障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配置了多感官康复训练室、情景训练室、音乐治疗室、感统训练室等;为脑瘫儿童配置了儿童水疗机、中药熏蒸、经颅磁治疗仪、言语吞咽障碍治疗仪、等速肌力四肢联动训练器、水动式上下肢训练器、神经肌肉损伤治疗仪、经皮电刺激治疗仪等300余台大型康复训练设备,为残疾儿童提供综合配套的康复训练服务。

  “良好的融合教育必须要有一支坚强的师资队伍作保障。打造过硬队伍,最好的办法就是走出去、引进来,用最前沿的知识体系来武装自己。”张银良介绍。为尽力满足康教融合发展需求,市残联将熔炼队伍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建立严格考核奖惩制度,特别针对青年特岗教师,积极安排参加全国轮训,以掌握先进的康复理念、康复设备。同时,与南方医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等建立密切联系,设立专项课题重点实验室,经常开展康复医学、教育科研实践活动,培训锻炼人才队伍。

  康教融合发展目前还在探索实践阶段,并没有多少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和遵循,市残联一班人就是其中的坚定探索者和实践者。“一个目标干到底、在敢于担当中寻求突破;一根竿子插到底、把成效放到基层来检验;一种精神拼到底、让实干成为最硬的功夫。”他们探索总结的“三个一”工作法赢得了中残联及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我们理解残疾人也不例外。残疾人如何共进小康、共享出彩,我们一直在探索、在思考。康教融合,我们永远在路上。这就是残联作为群团组织的责任与担当。”张银良响亮地说。





来源: 驻马店日报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特校 聋人 中国聋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