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七部门联合制定特殊教育提升实施方案 让孩子都能接受教育

  •  
  • 浏览次数: 28
  •  
  • 发表时间:2015-08-31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中国聋人网讯 “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日前,市教育局、发改委、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卫计委和残联等7部门联合制定《南通市特殊教育提升实施方案》,明确将健全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送教上门和社区教育为补充的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根据方案,我市将通过健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组织开展送教上门服务等,巩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各地将进一步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建立健全特殊教育学校定期委派教师到普通学校巡回指导随班就读工作的制度。各县(市)区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要巩固在98%以上,推动实现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零拒绝”。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教师,以多种形式为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等群体就近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并将其纳入学籍管理。保障儿童福利机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到2017年,使不能到校接受教育的极重度残疾学生都能享有定期送教服务。

  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也将积极发展。全市特殊教育学校都要举办3年学前教育班,普通幼儿园应当接受具备就读能力的幼儿入园,鼓励儿童福利机构增设附属幼儿园或学前教育部,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到2020年,基本普及三类残疾儿童学前3年教育。南通特殊教育中心要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学生高中教育,进一步扩大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规模。根据各地残疾人数量及需要,支持2~3所特殊教育学校设置高中教育部(班)。引导普通高中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适合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到2020年,基本普及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落实国家有关招收残疾考生的政策,普通高校不得拒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

  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当地普通同级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8倍以上拨付,随班就读学校学生按同级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执行。残疾学生十五年免费教育将全面落实,逐步免除公办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一切费用,为残疾学生提供往返家校的交通费补助。对在公办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残疾儿童,免收保育费和管理费;对需要语言和康复训练的聋儿、脑瘫儿和智障儿,凡家庭经济困难的,可予减半或免收教育康复训练费用。对农村残疾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城镇残疾学生,在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免收住宿费并给予生活补助;在高中阶段学校就读的,免收学费。对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残疾学生、在特殊教育学校职业高中部(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对在普通高校就读的残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子女,优先享受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国家助学贷款补贴等政策待遇;对2014年秋季之后新入学的残疾大学生,免收学费并逐步免除住宿费。对参加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等成人高等教育并取得大专以上文凭的残疾人、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子女,由当地政府给予一定奖励




来源:南通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特校 聋人 中国聋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