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残疾人的惯性思维是最大的偏见

  •  
  • 浏览次数: 202
  •  
  • 发表时间:2014-10-28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观众在参观残疾人士艺术展

  9月12日是第12个“世界预防自杀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一百万人死于自杀。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的人数约为200万。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岁到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虽然自杀是可以有效预防、干预和治疗的,但实际上,在有自杀倾向的人群当中,相当高比例的人并未就诊或寻求专业的帮助。其中,影响轻生者寻求帮助的关键障碍,是深深植根于整个社会的歧视以及植根于当事人内心深处的耻辱感。

    日前,在长宁区程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的第47期上海市社区健康大讲堂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何燕玲主任医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赵旭东教授共同呼吁,文明社会应该让人们从小开始接受科学、文明的精神卫生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消除以往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从正面来养成对他们的关爱、宽容的态度和帮助的行为。

    社会排斥带来的伤害甚于残疾身体本身的折磨。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具体的偏见和歧视行为可以发生在有意无意间,可以渗透在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可以影响患者生活的全部轨迹。在日常用语中,人们常常使用神经病一词来表达对他人的鄙视、排斥、憎恨、羞愧,然而这个名词的背后却隐含着对精神病患的偏见、禁忌、不公平和不合理的待遇等。何教授表示,不是所有的歧视都来源于有意识的偏见。有时候人们采取歧视的行动,并不清晰地意识到他们的偏见。她说道,曾记得有多少笑话,短信段子,生活中的乐子,取材于对精神疾病和疾病患者的嘲弄,来自于无中生有的捏造,有多少是拿精神病开涮。2013年某地方台春晚小品《有钱了》,把精神病患者描绘成傻、笨、无常、危险、幼稚、令人厌恶的一个小偷形象,是对精神疾病患者赤裸裸的歧视。媒体报道中一旦出现动机不明的行为或案例,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探究为什么,而是“是否患有精神病不详”。

    社会排斥残疾患者,使患者难以找到工作,难以获得学习的机会,难以融入正常的社会交往,难以被他们居住的社区所接纳,难以找到住所,他们的家庭生活和个人需要被忽略,继而使他们的生活更困难,使他们只能在社会的底层挣扎。何教授指出,社会排斥对患者的伤害,有时更甚于精神疾病的症状对他们的折磨。由于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成见,常使患者出现症状后不愿求助,不愿接受诊断,不愿治疗,或匆忙中断治疗,导致延误诊治,或病情复发。有时是患者家属的病耻感,阻扰了患者求助求治,甚至导致不可挽回的生命损失——自杀。

    赵旭东教授也坦言,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由来已久,这与人类历史上对精神疾病本质的认识缺乏有关。他表示,在缺乏正确、人道的精神卫生知识的社会文化里,人们从小从周围的人那里接受到的信息如果充满偏见、观察到的现象尽是歧视性的行为,那么就容易内化成自己的偏见或“刻板印象”,甚至变成自己的歧视行为。“所以,这种不良定式的养成确实可以说是通过文化传承、社会学习机制来实现的最严重的歧视。”赵教授建议,文明社会应该让人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科学、文明的精神卫生理念,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不断消除养成这种思维定式、刻板印象、歧视的认知基础和情绪强化,从正面来养成对残疾疾病患者的关爱、宽容的态度和帮助的行为。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