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晚报联手教育等部门发起为听障儿童圆梦公益活动

  •  
  • 浏览次数: 137
  •  
  • 发表时间:2015-03-05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听障儿童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

  生活中,听到妈妈轻声地呼唤是一种幸福,听到小鸟在枝头欢唱是一种快乐,听到湖畔传来歌声是一种享受。但是,对于听障儿童来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遥远而陌生。3月1日,记者在雅歌聋儿语训中心,见到了听障儿童那一双双迷茫而又充满渴望的眼神,倾听了他们心底的声音!

  有一群孩子渴望听到声音

  在化肥厂生活区,你总能见到全市最多、比例最大的带着助听器、人工耳蜗的儿童。他们在父母的带领下,走进走出一所培训机构。他们是来自各个县区、乡镇的听障儿童,在理应撒娇的年龄,却离开自己的家,跟着父亲或母亲,艰辛地训练别人看似简单的一个个音节、一个个口型、一句句话语。对于生活在这个生活区的居民来说,已经习惯看到每天早上成群结队来上学的听障儿童。

  3月1日上午,离雅歌聋儿语训中心正式开学还有几天,但是听障儿童的妈妈已经从远离市区的乡镇返回在开封租住的“家”,领着孩子适应城市环境。杨卫利、崔利霞、张利……这一群来自不同县区的年轻妈妈聚集在一起,除了名字中包含的同一个“利”字,还有他们生命中遇见了同样的子女——听障儿童。

  不幸的孩子渴望听到父母呼唤

  家住北郊半堤村的年轻妈妈杨卫利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女儿蔡梓妍尚未度过3岁的生日,却在聋儿语训中心度过了近两年的时间。“别的孩子这个年龄段都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怀里撒娇,我们家宝宝却要离开家庭,进行专门的语言训练。”杨卫利说,“想想就令人心痛,我们这样狠心也是为了她以后的生活。”

  现在,能让杨卫利感到欣慰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已经能够说出简单的话语,而孩子的姑姑毕业之后,放弃了到正常学校教学的机会,到孩子上学的语训中心一边教学,一边照顾小梓妍。“现在带着助听器能够听到比较大的声音,每次叫她,她都很高兴。”杨卫利高兴地说,“如果训练效果好的话,我的孩子以后应该能够上正常学校。”

  一鸣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早日发声

  像蔡梓妍一样,来自开封县的邵一鸣也有一个爱他的姑姑。“‘一鸣’这个名字是孩子的姑姑给起的,希望他能一鸣惊人。”邵一鸣的母亲崔利霞抚摸着孩子的头说,“只可惜我们家孩子在婴儿时期,因为药物中毒,听力神经受到了极大损伤。”在采访中,两岁多的邵一鸣不停地模仿周围说话者的口型,但是口中发出的依然是断断续续的“啊啊啊”声。

  由于听障发生时,一鸣年龄太小,家人发现的也比较晚,现在已经无法查出何时、何地因何种药物导致的神经受损。他的父母给他配了一副助听器。“现在配的助听器,花了他爸一年打工挣的钱。”崔利霞说,“眼下看来不是十分理想,我们已经申请了配人工耳蜗。”崔利霞也许还不太清楚,排在他们前面等待配人工耳蜗的孩子,时间最长的已等了一年多。不过自费购买数十万元的助听设备,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承担不起的。“早点说话,能够和他人正常交流是最好不过的。”崔利霞说。

  年迈的外婆希望小晨毅早日康复

  有父母双亲共同疼爱的孩子是幸福的。对于家住宋门外的4岁男孩夏晨毅来说,现在还难以体会自己的处境。“出生后身体就不太好,做了两次心脏手术,听力又不行。”夏晨毅的外婆无奈地说,“这个孩子已经把他们家折腾零散了,他爸妈因为压力过大已经离婚。”也许听不清外婆说的什么,调皮的夏晨毅并没有停下玩弄手中的玩具,除了话少之外,他表现的和正常孩子并无太多差别。

  和大部分稍有听力的孩子一样,低空飞过的飞机带来的轰鸣声,是令小晨毅最兴奋的事情。“也只有超过120分贝的声音,才能让他有所感知。”夏晨毅年迈的外婆说。由于身体状况较差,已经4岁多的夏晨毅虽然断断续续在培训机构上了两年多,可是学到的东西并不多。随着夏晨毅年龄的增长,他的母亲开始着急。“去年5月,他妈妈就辞职带他上学了,我也该找个工作上班了。”夏晨毅的外婆说,“只要小外孙能听到声音,学会说话,苦点也没啥。”

  坚强的母亲希望有所收获

  听障儿童的治疗康复费用巨大,他们的家庭都或多或少面临着经济压力。这样的压力,对于一般家庭也许难以想象。100元钱,对于不少市民来说,不够到街上下次馆子,不够买一件衣服。但是对于开封县仇楼乡的张利来说,对她有着重要意义。

  “在开封交一个月的房租还能剩下25块钱。”张利笑着说。这位娘家在河北邯郸的年轻母亲自从查出孩子听障之后,就没有再回过娘家。“不止是一个助听器那么简单,以后的训练、助听设备的更换,对于我们农村家庭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能省点就省点吧。”这是张利的解释。

  据了解,和张利一样,来自乡镇的听障儿童的母亲,多在学校附近的小区租赁最便宜的住房。“张利母子租住的是一种窑洞式的房子,最便宜,条件也最差。”雅歌聋儿语训中心的老师郭雨说。“不过其他妈妈们租住的房子大都在100块钱一个月。”

  还有10天左右就要开学了,更多的像杨卫利、崔利霞和张利这样的妈妈将再一次带着子女和希望走入这座城市。2015年,他们的梦想是否能够进一步实现呢?他们的孩子能否更快地融入社会呢?听障儿童的愿望能否成为现实呢?
 

听障儿童与家长。

听障儿童。

期盼的眼神。

  一朵朵浪花汇聚成大海,一片片绿叶汇聚成森林。听障儿童告别无声世界,回到主流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育,更需要你、我、他共同的爱心。一个个听障儿童背后,是一个个满怀希望的家庭。你的一次无私相助,将改变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甚至一个群体的命运。

  他们失去了听力不能再错失说话机会

  对于牙牙学语的听障儿童来说,一岁的时候,他们与正常的孩子一样,由父母开始教他们说话;两岁的时候,他们失去了正常孩子的待遇,一边羡慕地看着正常孩子交流,一边艰难地由专业老师进行语言培训;三岁的时候,这群折翼的天使开始循环着上一年的经历;四岁、五岁……也许他们永远不能正常交流。生活中唯一让他们父母开心的,也许是每次轰鸣的飞机飞过时,他们兴奋的表情。声音,对于听障儿童是那么的遥远而陌生。

  据雅歌聋儿语训中心老师郭雨介绍,0~6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听障儿童由于听力障碍,不仅严重阻碍了语言的发育,还会影响孩子智力的同步发展。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助听器和人工耳蜗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语言培训依然是最大的难关。如何通过语言训练这一关,是听障儿童妈妈们最关心的话题。命运剥夺了听障儿童们正常的听力,却不能再次剥夺他们开口说话的机会,人世间已经多了一位听障人士,不能再增加一位语言障碍的公民。

  一套设备能解决一个群体的难题

  从事聋儿语言康复工作的老师告诉记者,相比普通孩子,教授听障儿童有你想不到的困难,听力障碍、语言障碍、感知障碍等,一个简单的名字、一套简单的动作,都需要半天解释。“带着动作的讲授已不再是幼儿园的难题。”然而,就是这样的教学进度,依然难以达到全部理解的程度,而由于讲授速度慢,很容易错失最佳训练时间段。面对这样的难题,技术似乎已经不是大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经济实力。

  雅歌聋儿语训中心老师王丽霞介绍,目前出现的“听力语言康复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教学设备涵盖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科学五大领域的540个课件。通过这套教学系统可以使听障儿童更全面理解、运用语言,有助于听障儿童在同等时间内,更快捷地掌握和运用语言,加快语言康复训练的速度,缩小与正常儿童的差距。“价格太贵了。”王丽霞说,“别说一个家庭,就是一所学校,也不一定买得起,只有靠大家的努力,才能化解目前的困境。”

  一个群体的关爱行动 彰显一个社会的温暖

  《汴梁晚报》作为河南省十佳报纸、中国地市晚报品牌十强报纸,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服务民生。近年来,与有关部门和爱心企业、人士携手,陆续开展了大爱开封系列公益活动,对特困家庭、贫困学子、环卫工人、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进行帮助,向社会传播正能量,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

  为了提高听障儿童学习的趣味性,为了使每一位接受康复训练的听障儿童早日告别无声世界,回归主流社会,本报联手教育等部门开展“大爱开封——爱能让你听到”公益活动,利用社会各界捐助的爱心款,为听障儿童采购一套价值35.8万元的“听力语言康复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教学设备。用1元钱的爱心,温暖一个群体,让夏晨毅、蔡梓妍、邵一鸣这样的孩子,早日融入社会!

  有意参与的市民,请拨打市民呼叫中心电话22960000或 15938590120报名,募集资金将用于购置“听力语言康复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教学设备和教师培训费,后期用于学生的户外情景教学活动经费,组织聋儿家长培训、聋儿家庭探访等。对于捐款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全部在报纸上公布,做到公开透明。人人献出一分爱,让我们共同见证一个奇迹的出现吧!


  来源:开封网

 

听障儿童与家长。

听障儿童。

期盼的眼神。 记者 李克君 摄

一朵朵浪花汇聚成大海,一片片绿叶汇聚成森林。听障儿童告别无声世界,回到主流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育,更需要你、我、他共同的爱心。一个个听障儿童背后,是一个个满怀希望的家庭。你的一次无私相助,将改变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甚至一个群体的命运。

他们失去了听力不能再错失说话机会

对于牙牙学语的听障儿童来说,一岁的时候,他们与正常的孩子一样,由父母开始教他们说话;两岁的时候,他们失去了正常孩子的待遇,一边羡慕地看着正常孩子交流,一边艰难地由专业老师进行语言培训;三岁的时候,这群折翼的天使开始循环着上一年的经历;四岁、五岁……也许他们永远不能正常交流。生活中唯一让他们父母开心的,也许是每次轰鸣的飞机飞过时,他们兴奋的表情。声音,对于听障儿童是那么的遥远而陌生。

据雅歌聋儿语训中心老师郭雨介绍,0~6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听障儿童由于听力障碍,不仅严重阻碍了语言的发育,还会影响孩子智力的同步发展。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助听器和人工耳蜗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语言培训依然是最大的难关。如何通过语言训练这一关,是听障儿童妈妈们最关心的话题。命运剥夺了听障儿童们正常的听力,却不能再次剥夺他们开口说话的机会,人世间已经多了一位听障人士,不能再增加一位语言障碍的公民。

一套设备能解决一个群体的难题

从事聋儿语言康复工作的老师告诉记者,相比普通孩子,教授听障儿童有你想不到的困难,听力障碍、语言障碍、感知障碍等,一个简单的名字、一套简单的动作,都需要半天解释。“带着动作的讲授已不再是幼儿园的难题。”然而,就是这样的教学进度,依然难以达到全部理解的程度,而由于讲授速度慢,很容易错失最佳训练时间段。面对这样的难题,技术似乎已经不是大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经济实力。

雅歌聋儿语训中心老师王丽霞介绍,目前出现的“听力语言康复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教学设备涵盖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科学五大领域的540个课件。通过这套教学系统可以使听障儿童更全面理解、运用语言,有助于听障儿童在同等时间内,更快捷地掌握和运用语言,加快语言康复训练的速度,缩小与正常儿童的差距。“价格太贵了。”王丽霞说,“别说一个家庭,就是一所学校,也不一定买得起,只有靠大家的努力,才能化解目前的困境。”

一个群体的关爱行动 彰显一个社会的温暖

《汴梁晚报》作为河南省十佳报纸、中国地市晚报品牌十强报纸,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服务民生。近年来,与有关部门和爱心企业、人士携手,陆续开展了大爱开封系列公益活动,对特困家庭、贫困学子、环卫工人、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进行帮助,向社会传播正能量,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

为了提高听障儿童学习的趣味性,为了使每一位接受康复训练的听障儿童早日告别无声世界,回归主流社会,本报联手教育等部门开展“大爱开封——爱能让你听到”公益活动,利用社会各界捐助的爱心款,为听障儿童采购一套价值35.8万元的“听力语言康复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教学设备。用1元钱的爱心,温暖一个群体,让夏晨毅、蔡梓妍、邵一鸣这样的孩子,早日融入社会!

有意参与的市民,请拨打市民呼叫中心电话22960000或 15938590120报名,募集资金将用于购置“听力语言康复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教学设备和教师培训费,后期用于学生的户外情景教学活动经费,组织聋儿家长培训、聋儿家庭探访等。对于捐款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全部在报纸上公布,做到公开透明。人人献出一分爱,让我们共同见证一个奇迹的出现吧!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汴梁 公益活动 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