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州残疾人的生活有啥改变?

  •  
  • 浏览次数: 99
  •  
  • 发表时间:2015-03-19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残联作为连接政府与残疾人之间沟通桥梁的群团组织,面对建设“新江苏”的蓝图,如何在苏州大地上率先实现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确立的新目标这一光荣使命,新的一年里,苏州残联将会有什么样的打算?2015年的残疾人事业重点工作是哪些?让我们听听各级残联怎么说。






  吴江区:

  鼓励社会组织
  来承担残疾人托养服务

  2015年,吴江区残联将积极开展“扶贫、帮困、促增收”和“基层管理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全面实施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各级扶残规定,全力推行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依法维护残疾人社会保障、康复、就业、教育等合法权益;进一步梳理吴江区扶残助残优惠政策,汇编成册,发放到各镇社区、村,宣传到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完善残疾人法律服务网络,充分发挥残疾人服务律师事务团、区残疾人维权中心、镇残疾人维权岗的作用,加强残疾人法律服务和救助。
  落实好无业重度残疾人、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人,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等特殊困难家庭的生活救助政策。实施好困难残疾人养老、医疗和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实施好残疾人康复救助和教育补助政策,提高残疾人托养护理标准,探索建立无业残疾人生活救助制度全覆盖。进一步落实好残疾人免费乘车、免费进景点、聋人信息补贴等残疾人福利制度,并逐步提高残疾人福利水平。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好我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管理办法》,扩面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宣传,提升各企事业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意识,维护残疾人就业权益,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提升就业率,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按照省开展的“残疾人全面小康攻坚年”工作要求,我区进一步加大贫困残疾人家庭帮扶力度,改善他们的生活。动员社会力量,继续开展残疾人圆梦行动,根据2014年对全区贫困残疾人家庭调查摸底而征集到的各类需求,制定实施方案,切实解决残疾人在就业培训、康复服务、维权教育等方面的需求。
  2015年,吴江区残联将向社会转移残疾人康复技术人员培训、康复服务、就业培训、文体服务、法律援助等服务事项,鼓励有能力的社会组织来承担残疾人托养服务。启动“亮眼看苏州”工程,开展角膜移植服务;启动“婴幼儿促进工程”,掌握新生儿健康复查数据,主动介入,及时提供康复服务,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组织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进一步发挥脑瘫康复社会组织优势,提升服务水平。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补助政策,18周岁以下听障儿童免费配发助听器,为植入人工耳蜗手术者提供救助。结合“康复进医保”文件精神,与社保等部门协同做好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工作,落实好部分辅具适配补贴政策。迎接十二五末“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复查工作。继续推进残疾人“一对一”就业帮扶工作,建立一人一档的动态跟踪服务机制,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联合人社、民政等相关部门,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新建1家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依托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举办1期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积极参加上级残联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和比赛。进一步完善镇级托养中心建设,因地制宜,以全日制、日托、居家等托养形式,全面开展托养服务工作。按照省级标准,强化服务能力,落实托养护理补贴。组织托养机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利用社会力量,采取购买服务形式,推行区级公办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投入运行。充分利用区级残疾人活动中心,开展残疾人娱乐活动、技艺展览、体育比赛和职业技能竞赛,培养残疾人体育和特殊艺术人才。组织举办区第十二届体育运动会残疾人组比赛。巩固社区(村)残疾人精神文化社区活动圈建设的成果,加强各镇文体团队建设。利用社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开展第二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提高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
  对全区持证残疾人及0—15周岁疑似残疾儿童的生活救助、社会保障、康复服务、辅具服务、接受教育、就业帮扶等方面的现有服务状况和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做好数据录入和分析工作,建立和健全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动态机制,为制定各项政策提供依据。指导助残社会组织开展活动,着手在残疾人康复、托养、技能培训、法律维权、文体活动等方面,设置残疾人所需的服务项目,协助他们参与公益创投和政府购买服务。

  吴中区:

  试点政府购买助残服务

  2015年,吴中区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提高吴中残疾人幸福指数为目标,坚持改革创新,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事业同步协调发展,全面完成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在残疾人就业方面,2015年将大力推动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加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力度,积极组织残疾人就业招聘专场,继续对按比例和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单位发放按比例补贴和超比例奖励。加快拓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大力发展托养机构辅助性就业,支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组织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鼓励企业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提供劳动项目。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服务型福利企业,兴办盲人按摩机构、工疗机构及其他福利性单位。
  在创新工作方式方面,落实《关于推进吴中区残疾人服务社会化工作实施意见》,创新开展政府购买助残服务试点工作,在残疾人居家托养、0到6岁抢救性康复、职业技能培训和社区残疾人服务等方面率先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建立购买服务的监督管理机制。搭建公益助残平台,以结对、定向捐赠等形式,拓展资金募集渠道,积极争取社会资金,为残疾人服务。
  在残疾人事业宣传方面,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强化残疾人维权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处理好残联为责任主体的信访事项,做好信访维权工作。
  在残疾人社会保障方面,继续坚持就业保护法规化、生活救助特惠化、社会保险专项化、社会福利多样化的发展思路,使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得到完善提高。做好残疾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将近年来吴中区出台的残疾人专项社会保障政策进行梳理,摸清贯彻执行标准和政策落实情况,真正使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执行到位,落地生根;推动残疾人基本医疗、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接轨,围绕基本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城乡接轨问题,开展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情况调查,全面理清城市和农村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的参保标准、补助标准等情况,推动残疾人在参加基本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时优先做到城乡统一标准、同步接轨;拓展残疾人专项保险政策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完善残疾人专项保险政策,运用商业保险为特殊群体提供保障,将残疾人康复机构纳入残疾人服务机构综合保险,根据不同类别残疾人的需求,丰富保险品种、扩大覆盖范围、提高补贴标准。
  相城区:
  力求残疾人就业服务有新突破
  2015年,相城区将从强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庇护性就业等三个方面,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力求残疾人就业服务有新突破。按照“因人施教,按需培训”原则,根据各类残疾人需求,精心部署,注重实效,安排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实用性强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技能,注重培训成果,促进稳定就业。就业孵化基地以培育残疾人创业人才、扶持残疾人创业项目为目标。通过就业孵化基地,集合有创业愿望的残疾人,激发残疾人的创业热情,提升残疾人市场的竞争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以提高相城区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和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帮扶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举办庇护工场(车间),充分挖掘区内企业资源优势,推动各镇(街道、区)为有条件开设庇护工场的企业提供有力条件,大力发展适合区内残疾人从业的庇护性就业,力争年内建立1-2家庇护性工场,通过庇护性就业工场的设立,让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实现其自身价值。
  同时,稳抓相城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提升镇(街道)康复指导中心服务水平和推进村(社区)康复室规范化建设三项举措来进一步优化服务残疾人的理念,力求残疾人康复体系建设有新突破。全面推进新建区级康复中心的人员、物资等软硬件配套设施的筹建工作,努力打造服务一流、让残疾人满意、有社会影响力的残疾人康复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残疾人康复需要,为残疾人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提供更多的途径。加大基层残疾人镇(街道)建设康复指导中心,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和管理的水平。整合资源、对接需求,充分发挥镇(街道)康复指导中心积极作用,努力实现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的目标要求。加大村(社区)康复室建设力度,着力强化残疾人康复室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专业技术以及康复辅助器具指导,依托村(社区)医疗服务站资源,不断完善基层残疾人康复工作,实现残疾人在村(社区)就近享受康复服务的目标。
  另外,从不断加强残疾人文体骨干队伍培养、规范残疾人专门协会建设、优化残疾人专职(专干)人才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强化残疾人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力求在2015年残疾人工作队伍建设中取得新的突破。积极转化成功创建全国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市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培养残疾人文体骨干为重点,创新残疾人文体人才培训机制,优化残疾人文体人才培育环境,充分调动残疾人文艺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有力推进残疾人文体事业发展进程。建立及完善各专门协会主席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协会会议,互相确定协会工作计划、通报工作情况、协调相关工作,鼓励和支持各专门协会,根据各类残疾人的特点,开展协会活动。同时,选拔素质高、责任心强、工作热情、有奉献精神人才参与残疾人协会工作。规范残疾人工作者管理制度,落实残疾人专职委员及残疾人专干考核办法,完善与改进考核奖惩办法,加强人才培养选拔力度,激发爱岗敬业、争先创优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工作职能,建立一支素质精良、实干高效的残疾人专职(专干)队伍。  姑苏区:

  探索助残服务社会化运作模式

  目前,姑苏区登记注册或备案助残社会组织114家,助残服务项目60个。助残服务内容涵盖了托养、康复、精神文化等多方面,助残服务的对象覆盖了各类残疾人群。2015年姑苏区将积极探索助残服务社会化的运作模式,通过助残社会组织和助残项目的双孵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服务,在前行的道路上,用爱与真情,为残疾人打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
  在小巷深处的一所老宅里,一位盲人叔叔坐在家门前的小院子里孵太阳,陪伴他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打着毛衣的阿姨,身边的小凳子上放着两杯清茶,一声声软糯、甜润的评弹声从屋里传出来,一位身着粉色围裙的专业家政员正在打扫屋子,一派温馨舒适的苏式生活。这是一户夫妻双双重残的空巢家庭,孩子在外读大学,他们能够享受这样悠闲的生活,得益于姑苏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他们提供的居家托养服务。姑苏区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由居家乐服务中心的“德善助残——居家托养菜单式服务项目”,提供生活照料、商务配送、人文关怀等6大类53项服务菜单,供符合托养条件的残疾人自主选择。统一服务标准、服务流程,目前服务残疾人183户,累计服务79538人次、服务工时184576小时。成功打造全方位、高品质的“德善助残”服务品牌。今年,根据姑苏区刚出台的《关于加强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将有更多的残疾人享受到亲情式、个性化的服务。
  在区残疾人托养中心的“善爱工场”内,10多名学员们正按照助残社会组织——寒香公益助残发展中心研发小组的设计,热火朝天地加工制作“寒香娃娃”。他们有的缝纫、有的熨烫、有的编发、有的装配,一个个美丽逼真的“寒香娃娃”就这样从他们手中诞生。这些产品随即将被送到残疾人文化创业基地——寒香会社进行展示和销售,初步形成残疾人公益产品前店后坊的雏形。
  在公益助残平台的搭建和公益助残活动的实践中,姑苏区通过助残项目引导助残服务。目前共有助残服务项目60个,其中就业类21个、教育类5个、康复类7个、托养类2个、文体类11、关怀类14个。今年,我们将通过寒香公益助残发展中心,全面托管寒香会社,探索公益服务和商业服务互补、反哺的新路径;由特需儿童训练中心全面托管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工作,探索公益服务与专业服务有机结合的新模式。培育更多贴近残疾人生活,符合残疾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的项目参与到残疾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弥补部分政府现在还无法达到的服务功能。借助姑苏区慈善基金会,设立姑苏区公益助残冠名基金,定向用于区公益助残项目和活动,致力于社会化助残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新年伊始,一场名为“有本事,你就来”的姑苏区首届残疾人星光大道比赛,在姑苏区文化活动中心正式拉开帷幕,经激烈角逐,共选出21个节目进入3月份的复赛。130多人次的残疾人主动报名,比赛节目59个,志愿者、观众500多人次,选拔时间长达两天之久,这在姑苏区残疾人文体活动中是绝无仅有的。残疾人选手们个个多才多艺、载歌载舞,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台下观众掌声连连,让许多隐藏在民间的达人们一放光彩。肢体三级的吴健,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成功创立了苏州光年文化推广有限公司,而他本人一手漂亮的变脸绝活,却只在公益演出时才会表演。赛后,在谈到举办残疾人星光大道看法时,他说:“这个活动非常好,给残疾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这个活动也能鼓励残疾人勇敢积极面对人生,勇敢走出来赢得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这样一场大型活动,如单靠几个工作人员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益合公益伙伴的加入,让更多残疾人执著的梦想与不懈的追求得到了较好的展示。
  今年,姑苏区残联面向全区征集年度助残系列活动方案,采用区残联主办、各街道承办、助残社会组织协办的方式,将助残活动常态化、均衡化。通过竞标,在美丽苏州、博爱家庭急救服务站、益家社工事务所等一批公益组织和区肢残协会、聋人协会的积极参与下,最后确定“星光大道”、“相约春天——单身残障人士大型相亲会”、“我爱我家——残疾儿童家庭亲子联欢活动”等10个覆盖面广、操作性强、社会反响好的扶残助残项目,再经统筹安排,在整个2015年唱响关爱残疾人的主旋律,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工业园区:

  多元化打造“园区模式”

  2015年,工业园区将结合园区实际,以落实福利保障,加大社会化服务为工作重点,提升助残服务水平,实施残疾人幸福工程,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福利保障方面,为残疾人提供从福利补贴、康复机构、就业培训到社区文体活动的多方面服务。落实好救助补贴、福利发放到位。对困难残疾家庭,按照“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减尽减”的要求,坚持一户一策,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都能享受低保和低保边缘政策。针对不同康复需求,发放重残人员生活补贴,三四级智力、精神救助金,低保家庭重残补贴金,一户多残、依老养残救助金等各种生活保障金。对儿童抢救性康复,人工耳蜗、助听器安装,假肢、矫形器装配等各类康复发放补贴。为园区持证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办理公交爱心卡等。全面建立康复体系、提供便捷服务。经过多年努力,园区现有娄葑医院、博爱诊所、仁爱学校等具备专业资质的康复机构三家,街道残疾人康复中心四个,社区助残辅具租赁点20个。2015年,园区将继续多渠道增添康复设备,并以购买劳务的方式,引导专业康复机构对康复中心和社区助残辅具租赁点的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康复技能训练,为残疾人以及有临时性康复需求的园区居民提供就近、便捷、有效的康复设施和专业服务。继续加强就业培训、拓展就业渠道。在残疾人较多的社区,由残联专职委员与周边企业建立常态联络机制,为残疾人提供及时的就业信息。在娄葑、斜塘、唯亭、胜浦四个街道,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推出一批有针对性的岗位。园区社会事业局将与苏州市残疾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合作,继续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盲人按摩等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因地制宜,与有条件的园区企业探索建立相关项目的残疾人就业培训实习基地,增强培训效果。努力丰富社区活动,打造幸福社区。目前,园区街道和社区都建立了以残健融合为主的文体兴趣小组,有才艺的残疾人也发起成立了园区文艺爱好者协会。今年将发挥文艺爱好者协会的带头作用,指导区内的兴趣小组,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文体活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走出家门,参与和融入社会。同时鼓励有能力、有活力、有号召力的残疾人,加入园区残疾人专门协会,增强协会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发挥残疾人专门协会的组织和服务作用。
  社会化服务方面,以专项调查为基础,加大力度培育助残社会组织,培训助残人员专业技能。做好调查分析,挖掘助残需求。借助正在进行的中残联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园区将全面梳理和分析区内5000余名残疾人的调查数据,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区内残疾人在经济住房、教育文化、就业扶贫、社会保障、康复服务、无障碍设施、文化体育方面的真实状况和具体需求。在此基础上,发动社会力量,以政策引导或购买服务的形式,为残疾人提供多样化的专业服务。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扶持特色项目。在东沙湖,园区已经建立了社会组织培育基地,作为孵化平台培育社会公益组织,也培育了“美丽苏州”和“爱乐特殊儿童训练中心”等助残社会组织。2015年,助残社会组织培育工作将由区一级向下延伸,在各街道层面建立助残社会组织孵化器,同时坚持外部引进和本地培育两种方式并举,推动园区助残社会组织的快速、健康成长。对于社会助残中出现的特色项目,给予积极扶持。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是以残疾儿童少年为对象的特殊教育机构,今年迁址到斜塘新校区后,将利用自有资源,开设一个“玩具图书馆”,让园区的“特殊”孩子们有个免费借用玩具的地方,可以在家寓教于乐,提升和巩固康复效果。扶持这样的项目成长,将带动更多的优秀助残社会项目在园区出现。开展技能培训,培育专业队伍。根据社区型助残社会组织“全科型”服务与专业型助残社会组织“专科型”服务的不同特点,对助残社会组织负责人及项目骨干,进行公益创业、组织管理、助残技能等方面的专门培训。团队发展方面,与苏州助残社会组织孵化园合作,聘请资深的助残组织负责人,传授和分享助残社会组织的经验和教训。助残技能方面,与苏州市康复中心、娄葑医院等专业机构合作,对社区工作人员、社会组织工作人员以及助残志愿者,普及残疾和康复相关知识,讲解助残和辅具使用技巧,培育一支专业的助残队伍。



来源:
苏州新闻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苏州 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