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钦明:手心向下 在商言善
人物简介
郑钦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雅文儿童听语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创立了雅文儿童听语文教基金。
中国不缺仁者。从唐山地震到汶川地震等不可抗灾难中,人们在血与泪的洗礼下收获温暖和感动,亿万国民的涓涓爱心凸显出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如果这只是一时的善举,那么坚持十几二十年高达几个亿的慈善,撇开经济因素不谈,无疑是对一个人本性最好的注解。台湾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钦明,自2009年起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合作,开展“阳光伴我行”公益项目,至今已累计捐赠价值人民币2.4亿元的脑瘫儿童轮椅、儿童汽车安全座椅以及相关配套设备。
在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合作之前,郑钦明在台湾有自己的公益组织——雅文基金会,这是以他女儿郑雅文的名字命名的。郑雅文从小听力严重受损,郑钦明带着她四处求医,最终在国外找到了一个能让女儿听力恢复甚至开口说话的训练方法。回台湾后有感女儿的遭遇,郑钦明创立了雅文基金,希望帮助更多的儿童。至今雅文帮助了3000多个家庭,郑钦明说:“从雅文走出去的小孩,99%以上都能够开口说话,回到正常的学校,融入社会,变成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很多台湾本土人评价郑钦明“不是台湾首富,但绝对是台湾首善”。
我们的产品,不赚残疾人的钱
2009年,郑钦明开始与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进行语言培训的合作,“能够开展这样的合作我很高兴,因为聋儿康复中心帮助三十多万聋儿重新讲话,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我们很荣幸能参与这样一个工作。”同年,郑钦明认识了基金会理事长汤小泉,并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合作开展“阳光伴我行”台湾明门脑瘫儿童轮椅项目。
郑钦明与他的企业一直践行于生产值得信赖的儿童用品,如儿童汽车座椅、儿童家具等。有一次他的企业帮助美国某知名品牌设计出一款非常精致的残障儿童轮椅,“如果能替外国人制造出这么好的用品,我们国内的小孩却没有用到,肯定是说不过去的。”于是郑钦明向汤小泉说明这个想法,希望这样出众的产品可以给国内的孩子使用。此时的基金会无论体系还是运作都已十分健全,所以“阳光伴我行”推行起来基本毫不费力。郑钦明认为,“能以自己的专长帮助到自己国家的小孩,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第一次引进郑钦明生产的轮椅时,工作人员被它的构造所震惊,轮椅上有很多有意思的小配件。于是工作人员将轮椅拿到中国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脊髓损伤和脑瘫损伤科进行鉴定,得到一个专业意见:这台轮椅如果能够很好地应用,可以起到良好的康复效果。郑钦明当初设计这款产品花费多年时间,大到材质和重量,小到靠背的角度,他都与美国的公司反复研讨,直到每一个细节都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这样的轮椅能用很长的时间。不像一些车子用一两个月就会坏掉,造成很多垃圾。对于脑瘫儿童,我们有一个观念:只赠送不卖,我们不希望用这样的产品来赚残疾人的钱。”
不仅仅是把这些轮椅送出去,郑钦明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维修部门,以便进行后期跟进。只要是执行上不太繁复的问题,他们都会改进。整个明门的工作人员对于这样的工作从未拒绝,并且乐在其中。“阳光伴我行”作为基金会重点的公益项目,在第八届中华慈善奖中获得了“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奖”。明门企业的高效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带给基金会工作者许多震撼和感动。同时,基金会在执行期间的吃苦耐劳,在物资使用上的透明和对残疾人的热心关怀,也让明门公司受益匪浅。
对慈善,务必一丝不苟
明门公司1990年开始向美国出口儿童汽车安全座椅,1992年在东莞开设婴儿汽车用品工厂,次年开始量产。“我们在9年前就有动态的汽车安全座椅碰撞实验室,还跟广东的质检中心一起合作。我亲眼看见美国各州推行汽车安全座椅的强制执行。任何一个小的碰撞对儿童造成的损伤都不可估计,很容易变成残障。”创造好的性价比,让国内的儿童都能用上好的产品,是郑钦明一直以来最大的心愿。
在效益至上的理念之下,有不少企业一味强调利润最大化。而郑钦明的理念一直不曾改变,他希望自己的企业可以制造优质的产品,给全世界的妈妈与儿童使用。他在制作产品时从不马虎。有些经销商甚至觉得他这样的做法有些过头,不久前,澳洲某公司向郑钦明反馈:他的产品由于太过耐用导致商店卖掉后没有回头客。类似这样的抱怨郑钦明欣然接受,“经销商有时要求偷工减料,一定不能这样,只有把专长回馈给需要帮助的人,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才会更快乐。”
台湾善客与基金会的完美对话
2013年底,郑钦明积极支持由基金会主办的“体验饥饿”活动,8小时几乎不进食的行为奉行着“人饥己饥,人逆己逆”的理念,旨在开展内地的公众募款市场,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郑钦明觉得这次尝试非常有意义:“我们平时丰衣足食,不曾体会这样的感受,汤理事长带头,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把他们多余的一点零用钱捐出来也会积少成多。”不仅如此,对于受捐者,郑钦明还说:“不能总是给他鱼吃,要教会他捕鱼的能力,让他有谋生的能力,不能一天到晚手心向上,总是向别人索取。当他有能力养活自己,有能力缴税,就可以手心向下,施舍给别人。”台湾商人的朴素说法无外乎我们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与基金会多年的合作中,后者作为一个慈善机构,不光受到这位台湾企业家的帮助,更以优秀的组织、完整的架构和坚强的执行力博得这位台商一声喝彩,“我参与了几次汤理事长对各省意见的回馈,最深的感受就是她的执行很到位,任何一件小事都要做好。以这样的态度做慈善,是非常重要的。”郑钦明曾在台湾政治大学读过企业管理,而有关公益事业的科目,就在企管系,以管理企业的准则来管理慈善机构,效率和执行力在郑钦明看来缺一不可。
对于自己的善行,郑钦明说:“其实投身公益,就是秉持一个原则和一个方法,原则是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方法是分工合作,贡献一己的经验与专长。所以很期待和基金会的合作更深,更广。”
来源:中国残疾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