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德兰公益为逾40名聋人打造温馨家园

  •  
  • 浏览次数: 193
  •  
  • 发表时间:2015-08-18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德兰公益自2013年成立以来,在珠海恩派非盈利组织发展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专门针对聋人开展了“希声夜宴”、“无声默剧”等公益项目,聘请专家为他们传授技能、促进他们融入社会。通过培训和引导,已经有近40名聋人可以像普通人一样通过劳动自食其力。

6月26日,第二届社会组织公益伙伴日举办,德兰公益展位前一名聋哑小伙正在聚精会神地做手工,
引来许多观众驻足围观。

  “像这样可以通过劳动自食其力生活的聋人还有近40名。”德兰公益负责人李静告诉记者,“德兰公益自2013年成立以来,在珠海恩派非盈利组织发展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打造了为聋人服务的公益项目,为聋人找回尊严,同时通过培训和引导,让聋人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样自食其力。”

  “德兰公益”初长成

  李静是一名南京姑娘,皮肤白晰,聪明漂亮,在其柔弱的外表下,却有着一份对公益的执着。2013年,她在市民政局注册成立了非盈利性社会组织,并取名德兰公益。

  “当时成立社会组织,是想做流浪乞讨人员项目的,后来发现大部分流浪乞讨人员都是职业乞讨者。”怀着满腔热情成立社会组织的李静,一时找不到未来发展的方向。恩派是在政府主管部门、国内外资助型机构、企业界、学界等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一个公益支持性组织集合体。2013年,恩派入驻珠海,为我市非社会组织提供能力建设、资源平台、咨询辅导等,专门培育和孵化具有创新性、有发展潜力的社区公益组织,培养社区组织骨干力量。德兰公益成为恩派的孵化对象之一。

  在恩派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李静经常参加专业学习和培训,同时也去香港、东莞、深圳等地参观学习,对公益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现在,她专门针对聋人开展了“希声夜宴”、“无声默剧”等公益项目,聘请专家为他们传授技能、促进他们融入社会。

  “希声夜宴”催自省

  要让聋人有尊严地生活,首先要让他们自食其力。在恩派的促进下,李静专门赴香港参观了一家盲人机构,并借鉴这家机构经验。通过调查,李静发现全市95%的聋人仅能做单一的流水线工作,缺乏创新工作机会。究其原因是他们无法与外界进行良性沟通,健全人不了解他们。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挖掘他们的潜能,李静邀请专家为逾40名聋人进行培训,并教他们做手工,开微店,目前已经有8名聋人成功开微店。

  “要让他们得到和普通人一样的尊重,必须要让健全人充分了解他们,为此,我们开设了‘希声夜宴’项目。”今年1月,记者全程参与了“希声夜宴”活动。活动举办之初,德兰公益工作人员为四名聋人进行了服务生培训,也为近50名参加活动者进行了手语培训。记者在现场看到,所有参与者一进入餐厅,聋人服务生就用手语表示欢迎,并带领参与者到指定座位。从进入餐厅到用餐结束,所有人员不能说话,不能打手机,只能用手语和聋人沟通。用餐过程中,还专门安排了一名裁判进行现场监督,一旦发现有人讲话,立刻就会带上相应的气球,并于餐后进行“处罚”。

  活动结束后,参与者分别写下了活动感言,有人写道:“‘希声夜宴’让我学会内观与自省,学会欣赏和理解聋人,激发我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并重新审视自己该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

  无声默剧感人心

  “健全人因不了解聋人而在无形中产生刻板印象、歧视、不公平时而不自知。只有为他们进行心理疗愈才可以改变这一现象。”李静说。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德来公益将推出话剧公益项目,让聋人走上舞台,通过表演增强自信,从而拉近与健全人之间的距离。5月30日,李静就让两名聋人参与了在中山大学演出的无声默剧MVP版,并获得了最佳创意奖。这是聋人首次走向舞台表演话剧。

  这次演出由健全人和聋人共同参与,情节内容令人反思:一对情侣原本很相爱,后来男方在面临金钱、美色等欲望时,离开了爱人,后来发现虽然满足了这些欲望,灵魂却感到空虚,此时死亡却走近他,而原来遭他抛弃的爱人又回到他身边照顾他。

  通过表演,健全人体验静默世界,从而对聋人的看法有所改变,而聋人也自信心大增,以往的自卑感完全消失,从而达到心理疗愈的目的。

    来源:珠海特区报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聋人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