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聋人节是世界性的聋人节日。1957年,世界聋人联合会根据欧洲各国聋人组织的倡议,决定1958年9月28日为第一个国际聋人节,并规定以后每年9月的第四个星期日为国际聋人节。
我国于1955年加入世界聋人联合会,1958年8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教育部、卫生部、文化部、国家体委、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和中国聋哑人福利会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庆祝这一节日。每年此日,中国各地都为当地聋人组织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如聋人文艺演出、书画展览,以及球类、棋类、田径等体育比赛等,这对活跃聋人生活,促进社会理解、支持残疾人事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聋人虽属有困难的群体,但是通过教育训练,可以成这回报社会的有用之材,所以说他们是可以“造就” 的群体。至于当前多数聋人文化水平偏低,掌握谋生技能有限,下岗后再就业困难,阻碍他们回报社会,这 种现象并不是聋人愚昧。根源是我们的聋人教育无视聋人是手语族,过分偏重口语教学,虽然老师化费多年苦功,而学生所学的文化知识过于浅陋,毕业后依然使用手语,不足以与健全人社会交往之用,对较高深的科学技术知识,更无条件学习,因而导致了聋人文化危机。假如对那些不适于口语教学的聋儿区别对待 ,从小就依照他们自身条件,偏重于手语及写话的教学,相信这样做了,会使大多数手语族成员的文化知识水 平大幅度提高,情形就会不一样了。总之,提高和发展聋人文化是关系到聋人切身利益的大事,聋哑教育应从 承认和适应聋人生理特点的需求,顺其自然,重视手语教学,并着重知识和能力的教育,这样才能使手语族的 同胞们实现平等参与、回报国家与社会,自强、自立。 出品:中国聋人网 策划:付强
制图:王晓梅 责编:张冰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