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石雕大师的艺术人生——工艺美术大师陈建毅
陈建毅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
作品《碧峰仙境》上了中国工艺美术杂志封面。
作品《洞天岁月》获“非遗薪传——浙江石雕精品展”金奖。
作品《无限风光在险峰》获第二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用心雕刻
2014年5月16日,对于陈建毅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踏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为第五届“全国自强模范”站在主席台上接受表彰,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这一天,他的人生写上了华美的一笔,他内心响亮的声音突破了说话的阻碍,在人民大会堂的上空盘旋:我——成——功——了!
的确,对于陈建毅来说,这一天来得很不容易。听力一级残疾的他,靠着顽强的毅力,在无声的世界里探索,最终在石雕上摸索出一条路子来,并成为我市乃至我省首位聋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兼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这一路走来,几多艰辛,是常人难以体会的。
神奇的“图书石”,出现在一个8岁男孩去往山口的路上
侨乡青田,同时因石雕闻名世界。1960年,陈建毅就出生在这里。
陈建毅8岁那年,随父母举家从北山区搬到山口。山口是石雕的发祥地,也是陈建毅的外婆家。那个时候交通落后,他们一家从北山坐船顺流沿瓯江而下,到了县城下面一个叫港头的地方(即现在高岗工业区附近)上岸。除了大件家具用人力板车拉外,他和父母亲、哥哥姐姐都是步行。
当来到油竹桥头时,走在前面的哥哥从公路边捡了一块小石头,随手拿起来在地上画画时,地上居然出现白色线条。他吵着跟哥哥要,在母亲的“命令”下,哥哥把石头给了他。他拿到手后喜滋滋地在地面上画着,抬头看见哥哥又捡了好几块。他四下看看,原来地上还有不少呢。他后来知道,那些小石头都是雕石刻的人锯下来丢掉的角料,兄弟俩头一次看到,都拿它当宝贝,捡了许多放在口袋里继续往山口走去。
自在山口住下后,陈建毅知道了这种石头当地人叫“图书石”,最早是用来制作印章的。因为石雕艺人在印章上刻图雕书,久了当地人便随口称雕刻为“做图书”。他自8岁搬到山口,便常常听到“做图书”、“做图书”。
山口,这个石雕的发祥地,让陈建毅从小浸淫在石雕文化中——他的母亲就是山口人,他的外祖父、舅舅都是从事石雕行业的,并且都卓有成就。他的二舅舅吴如乾是一位石雕名师,在二舅舅家里他看到了一些石雕作品照片,虽然还不懂石雕,但他能感受到美。也许正是这种美的近距离冲击,让他对石雕产生了朦胧的向往,并渐渐喜欢上石雕。
走进山口,对他来说就是走进石头的世界,因为每天看到的都是“做图书”的。他家房子后面的关帝庙是一个石雕厂,有数十人在那里“做图书”。他常和小伙伴一起去看大人“做图书”,可以听到他们聊天南地北的新鲜事。他常常在边上一边看他们“做图书”,一边听他们聊天,乐而忘返。
当初陈建毅并不知道踏上山口这片土地时捡到的那些小石头,今后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当日后回想起来,他总觉得那是天意,因为自那以后,对这些可以雕刻出各种形象的石头情有独钟。八年后,他去学了石雕,走上了一条通往石雕艺术殿堂的道路。
一场疾病,剥夺了他倾听这个世界的权利
陈建毅一家在山口只住了两年。两年后,他们又搬到父亲在方山的老家。
谁也想不到的是,就在全家搬到方山的那年夏天,一场流行性脑膜炎在这一带悄然流行开来。陈建毅不幸被感染上了。经过治疗,病是治好了,但双耳失去了听力。
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巨大打击。那一年,他的父母亲增添了许多白发。只是那个时候他尚年幼,还认识不到将要面临的残酷现实。
从此他失学了,不能再像小伙伴们一样每天挎上书包蹦蹦跳跳地去学校。
从此他进入了一个无声世界,四周死一般的寂静,只觉得那树上鸟儿好像也不叫了。多寂静的世界!
尽管日历已经翻过了一万多页,但他仍然记得那年——1968年的夏天!
那以后,父亲带着他去了很多医院,都是失望而归。神经性耳聋在医学发达的当今仍然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更不用说几十年前的医疗水平了。
那以后,他只能天天混日子,吃完饭无所事事,在村子里东跑西跑。
村子很小,几分钟可以转一圈。常常看见村子里一些有文化的成年人在看什么书。陈建毅很好奇,也凑过去瞄瞄。人家见他这小不点对书有兴趣,便借给他一本《林冲》。他兴冲冲地拿回家翻看起来。后来,才知道这本书是从《水浒传》里截取下来的,内容和原著一样,只是在每章回后面加了注释。对他这样一个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的小孩来说,是很难读懂的。但他也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这本《林冲》反反复复看了许多次,硬是明白了个大意。
那以后,他一发不可收,什么书都拿来翻翻看看,像《苦菜花》、《山茶花》、《林海雪原》、《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凡是能借到的尽可能借回来,从早到晚除了吃饭就是看书。
应该说,读书给了陈建毅无比的好处——学到了知识,了解到很多古今中外轶事,了解了许多历史人物;读书使他成了村子里的“小秀才”。直到日后他从事石雕行业,也没有放弃阅读,并有了浓厚的文学情结,还报名参加了由工人日报社和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职工文学创作函授”,经过刻苦的学习,顺利取得了结业证书。天道酬勤,他小小的文学梦也在开花结果,先后有数十篇文章见诸各类报刊。
他居住的山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只有50来户人家,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村子。尽管不大,也有不少人从事石雕行业,还有许多人农忙时耕田,农闲时做石雕。他没事时也常常看他们雕刻。
有一天,陈建毅回家和父母亲说他想学雕刻。父亲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你耳聋,老师教起来会吃力,浪费人家时间不好。那以后,他虽然仍是在一旁观看雕刻,但心里的念头却越来越强烈——日后,自己定会走上做石雕这条路。
拗不过儿子,终于,15岁那年,父亲带他到油竹一位姓陈的老师那里学雕刻。
爱上石雕,他在无声的世界里找准了方向
上帝在关上一扇窗的同时,又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建毅走向了通往石雕艺术之路。
那时候,陈家已有七八个艺人聚在一起雕刻,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雕山水和花鸟类题材。因为他在方山时看雕山水的比较多,有兴趣,到了油竹也就学雕山水了。
聋人学艺,全凭眼看、脑想。
他先是认真看,看别人怎么雕,怎么钻孔,怎么安排结构。看多了,也逐渐懂一点点。日子不知不觉过去了三个月,因家里有地需要耕种,哥哥正在读高中,作为老二的他免不了要挑起耕种的责任。离开油竹回方山,并不是两手空空地回去,而是带上他的家伙——一套雕刻工具以及留在脑海里的雕刻程序。他在方山一边种地耕田,一边有空闲就坐下来拨弄自己喜爱的石雕。夜晚,他经常在灯光下细细品味石头,琢磨着如何雕出一件像模像样的山水作品来。
聋人学艺,相对健全人可能要安静得多,听不见,干扰的声音没了,容易静下心来。他心里明白,缺少老师指导,光靠自己摸索进步是比较慢的。可父亲说别人的时间也很宝贵,最好少打扰他们,自己能慢慢掌握手艺最好。方山有位石雕艺人经常去他家串门,常对他加以指点,对他很有帮助。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父亲因长期辛苦操劳不幸去世。不久一家人按政策恢复户口,离开了方山返回县城。在父亲生前战友的关照下,他被安排到青田华侨乳制品厂,当了一名临时工。最初的工作是铡草。就是把稻草放进铡草机里铡成十厘米长度,然后会有饲养员拿去喂奶牛。
那两年,陈建毅在乳品厂牛场做过不少工作。包括当收购员、饲养奶牛、清理卫生以及下乡帮助农民挤牛奶等等。但有两件事始终没有放下,一件是学习文化知识,另一件便是石雕。上班三班倒,除去午夜12时到早上8时是由一位老工人固定看守奶牛外,其他时间大伙轮流。因此8小时外他有时间走动,去得最多的是书店和石雕厂。他在石雕厂观看林耀光老师的群马石雕,林老师问他话他听不见,于是林老师在纸上写字问他:“你是谁?经常来这看石雕干嘛?”他当时回答林老师说“喜欢看”,并说吴如乾是他舅舅,林耀光老师惊奇地哈哈笑。他除了经常看石雕之外,还曾悄悄把石头带到乳制品厂,夜深人静在工厂一角的灯光下打坯。
不懈努力,他终于成为石雕业中一颗闪亮的新星
终于,在舅舅的帮助下,陈建毅来到了青田石雕厂。
舅舅带他到石雕厂第四组,组长名叫胡吉林,对他的到来很欢迎,后来和他还成了莫逆之交。坐在旁边的叶伯平老师是雕山水的,成了他第二个导师。这样,追了多少年的石雕梦总算有了一个正式的开端,可以说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
雕刻作品比较花费时间。当年的雕刻工具还比较落后,不像今天有许多机械化装备。因此,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他不由自主地暗暗努力。三伏天,中午许多人都午睡,他却在厂里工作,希望自己能趁年轻力壮,尽快掌握各项雕刻技能。
他通过叶伯平老师,又认识了石雕界雕山水的名师杜正清。在杜老师的指点下,他的山水雕刻又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岩峰的雕刻,脱离了简单的模仿,有了自己的灵魂。他的岩峰山势突兀,粗糙,凌空竖立,直刺青天,有如千峰意境。他长期以来致力于岩峰的传承与创新,并写了《谈谈岩峰山水》一文,刊登于中国工艺美术杂志以及青田石雕杂志。
在厂里,前辈山水名师叶棣荣、周悟青等都对他有过指点,尤其是叶棣荣老师,因为就在楼上雕刻,很方便上去看,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爱廷先生那时也在厂里,常常买一些陈建毅雕的小作品,用细微的行动体现出对他的关心与鼓励。
陈建毅是个有心人,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石雕界努力探索,并以祖国三十六洞天为原型,陆续雕出洞天岁月、凤鸣洞天、神女洞天等洞天系列石雕作品,先后在省以及国家评比中获奖,形成一个新的石雕山水系列作品。他的石雕作品被青田石雕博物馆、上海世博会收藏,还被侨胞赠送给意大利威尼斯市市长。此外,他的作品被制成邮票纪念珍藏册、电话卡,作品《无限风光在险峰》被国家邮政局制成明信片全国发行,撰写的论文多次在中国工艺美术杂志刊登。
1993年,陈建毅当选为青田县聋人协会主席。在浙江省笫二届残疾人技能成果展上,为丽水地区捧回特别奖。2010年,他又被评选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成为全省第一个聋人工艺美术大师。同年,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他被选拔为技能展示代表在世博会生命阳光馆作一周技能展示。生命阳光馆被人们称为上海世博会最感人的场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为生命阳光馆发来贺信,称赞2010年上海世博会创办的生命阳光馆,开启了世界博览会近160年的历史先河,具有重大意义。
2011年秋,笫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杭州举办,他幸运地当选为火炬手参与火炬传递活动,随后又在运动会文化村作了为期十天的技能展示。同年,又被中国珠宝玉石行业协会评定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今年,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组织开展的第五届全国自强模范评选活动,评选出166位全国自强模范,陈建毅作为我市唯一一名、全省五位自强模范残疾人之一,代表浙江省步入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殿堂接受表彰。
他把这,视为人生的又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