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笔讲故事的聋人作家赵林祥

  •  
  • 浏览次数: 1233
  •  
  • 发表时间:2014-08-27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赵林祥,1964年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大营乡贡寺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儿时丧父,少年耳聋,但不气不馁,年复一年,读书写作,自学成才,而今已著书三部,并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多篇佳作,累计出版100余万字的小说、散文等,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理事长》《西安是个坳》《爱不流泪》(其中《爱不流泪》为与朱宏让合著)。

  1991年5月10日,江泽民、李鹏等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全国第一届残疾人表彰大会的代表,赵林祥就在其中,他在大会上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的称号。

  少时不幸耳聋,却与写作交上朋友

  12岁那年,赵林祥染上了流行性感冒,高烧几天不退,医院错误地给他注射了大剂量的链霉素,他的听觉神经因链霉素中毒而受到伤害,耳朵完全聋了。从此,赵林祥进入了无声的世界。

  初中毕业,赵林祥因为耳聋未被当地的中专录取。那段时间,他灰心丧气,感动绝望,他的精神处在崩溃的边缘,他感到自己的理想从此破灭了。他感到,在别人眼里,他只是一个“废”人,一个没有用的人。

  赵林祥说:“改变我命运的是一本杂志。”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中国青年》,从那本杂志中他认识了爱迪生、贝多芬、海伦·凯勒等,并从中获取了精神动力,于是,他鼓足了勇气和力量,借来了高中文科所有的课本,用一年时间自学完了高中文科的所有课程。

  为了进一步充实自己,他还先后报名参加了山西刊授大学、西安柳青小说院、北京鲁迅文学院(函授部)、出东孔子函授大学等校的学习,他要系统地掌握文学理论知识。同时,他找到了自己能找到的所有文学作品进行研读、感悟、琢磨,沉浸在文学作品那美好的意境之中,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他读得如醉如痴、时哭时笑,吓得母亲以为他中了邪,也招来了乡亲们一些不解的目光。可是,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他坚持每天看书、做大量的读书笔记,以写日记来练笔,写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各种事物。

  那几年,他翻烂了五本字典,以12门课程平均83.3分的成绩毕业于山西刊授大学中文专业;在孔子函授大学毕业时,他的论文《论孔子》被评为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该校并不知他是聋人,还聘请他为特级讲师。他在自学的同时,拼命地写作,曾投出去100多篇散文和小说,从石沉大海到有退稿信,从简单的退稿到编辑写出对稿件的修改意见,这使他明白,他的写作水平正在慢慢地提高。写作,使他重新找到了自我。 
 
  写作,他的第二生命

  1983年的一天,当赵林祥得到《宝鸡文学》发来的稿件刊用通知时,他才知道是自己的小学同学偷偷把文章寄给了杂志社。“知道消息的时候,我们激动得跳了起来,这是我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事情啊。”从他的言语里,能感受到那种梦想从天而降的喜悦。也正是这篇发表在1984年第七期《宝鸡文学》的《摇篮》,让赵林祥的人生开始了不一样的旅程。
 
  此后三十多年,他几乎将全部交付于写作,甚至连本就脆弱的生命也因为太过投入于写作而亮起红灯。因为全身心构思文章,他骑自行车时走神儿与机动车相撞,后果严重到毁容需要做修补手术。现在,家里的自行车锁着,用赵林祥的话说,自己就此“失去了使用的权利”。
 
  外出打工期间,他白天辛苦做工,晚上回到宿舍熬夜写作,曾被包工头赶出工地。日复一日,一个个跳跃在笔尖的文字,最终成就了《西安是个坳》。翻开这本书,聋人的心理、打工的经历、民工的辛酸、生活的冷暖、他的思考、他的世界……一切的一切,都在书中中呈现。
 
  他说,“三十多年啊,一路走来,三十多年的坚持坚守,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因为爱看书、读报,很多村民遇到问题都来找赵林祥咨询。比如,责任田几年一变?猪拉稀了吃啥药?……赵林祥就在报上查找,让大家看。2001年,为了方便大家查找信息,赵林祥在自家门前的小卖部办起了当时岐山第一个书屋,自费订阅了十多种报刊,供前来买东西的群众无偿阅读。现在,赵林祥的书屋藏书近2000册,除了部分来自政府和社会捐赠外,几乎一大半的书籍报刊都是他自掏腰包购买订阅的。
  
  36的赵林祥现在已经成了家,他的妻子是有轻微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姑娘。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在他的一篇文章中,他说,“生活中,我们面对无力改变的现实时,与其彷徨消沉,不如换个思路,以乐观的态度,在不幸中找快乐,于挫折里觅乐趣。萎而不枯,是万物生生不息的生存密码”。

  而今,赵林祥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近100万字,他的作品获得各种奖项20余次。他无愧于自己获得的“自强模范”的荣誉。1996年,中国作家协会陕西省分会吸收他为会员,他是陕西省目前惟一的聋人作家。

  2013年,赵林祥和县残联理事长朱宏让合作创作的长篇纪实小说《爱不流泪》出版,市长上官吉庆看过该书后不由叹道:“正是这种根植于阡陌、潜藏于闾巷的草根仁爱,才汇聚起了我们民族五千年经历苦厄、自强不息的深厚伟力。”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聋人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