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聋人夫妻创建“聋人之家”
像这6年来经历的每一个周三一样,林兆祥和范佩玲老两口早早来到了“聋人之家”。其他几个骨干成员也陆陆续续来了,没有言语,大家便默契地开始了工作,烧水的烧水,搬椅子的搬椅子,场景就像一幕无声电影。下午1点过,就有人接二连三地来了,“聋人之家”在街道错综复杂的东光小区里,外人很难找,但来的这些听障人士却是轻车熟路,6年来,每个周三周四这个不大的地方总能为他们带来快乐。
两点钟,手语课堂正式开始了,看着大家专注的眼神 ,坐在一旁的林兆祥和范佩玲很满足。老两口一手创建起来的“聋人之家”,地方虽小,条件也简陋,但却为听障人士提供了一个在他们看来无比温馨的港湾。林兆祥听力一级残疾,完全听不见,范佩玲不仅是听障人士,而且左上肢、左下肢均是假肢,命运似乎跟他们开了玩笑,但面对人生的困境,他们又是如何勇敢面对,一步步实现梦想,最终建立“聋人之家”,让更多的听障人士实现了有了供他们交流、聊天、了解外面世界的场所的梦想的呢?
一路走来,每一步都是关于梦想的故事;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们团结一起追逐梦想。
梦·自强不息
像正常人一样 凭借双手养活自己
林兆祥之所以听不见,是因为一场游泳。13岁之前,他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13岁已经读初一的他在一次游泳后,总觉得耳朵不舒服,但他并未在意,渐渐地听力越来越差,感觉老师讲课的声音越来越小,再去检查为时已晚,神经性耳聋,他再也听不见了。
尽管如此,林兆祥仍然坚持自学完了高中课程,并继续到函授大专学习,尽管听不见,但不懈的学习让林兆祥成为听障人士中不多的文化程度较高的人。
相对于林兆祥,命运对范佩玲似乎更不公平。一岁半时的一次发烧让她成为听障人士,10岁时她沿着铁路线回家,因为听不见,被后面飞速驶来的火车撞倒,这一次意外让范佩玲失去了左上肢和左下肢。
一次次厄运,林兆祥和范佩玲是不幸的,但幸运的是,面对厄运,林兆祥和范佩玲并未消沉,而是从逆境中产生了对人生挑战的勇气。
林兆祥一直坚持学习,而范佩玲则从小学习裁剪、缝纫等技能,不懈的努力终于收到了回报。两人先后进入成都民政系统的华民印刷厂工作。因为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林兆祥一进厂就当了美工,几年后,因为工作踏实林兆祥就开始从事车间的管理工作,同时也是工厂残疾人协会的副主席。
范佩玲的故事则更传奇,既是聋哑人,又失去了左上肢和左下肢,但她工作起来却是一把好手,当时工厂有100多人,既有残疾人,也有正常人,但范佩玲速度快,产品质量好,很快当上了生产组长,手底下有20多个人,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受到民政系统的表彰。
“当时想得很简单,就是想和正常人一样,凭借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林兆祥说。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梦想,林兆祥和范佩玲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1998年范佩玲退休,2005年林兆祥退休,几十年的时间梦想一直陪伴着他们,也成为现实。
梦·关爱他人
创建“聋人之家” 成为听障人士温馨港湾
退休后,两人本来在家里过着闲适的生活,女儿在某银行工作,现在已经是中层,有车有房子,儿子在某公司上班,安度晚年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时,却又有听障人士找上了门,他们既说不出又听不见,和正常人交流困难,喜欢集体活动的他们希望能有个自己的活动场所。而林兆祥以前在工厂里当过残疾人协会的副主席,大家都盼着他来承头。
“开始也想着就在家过晚年生活就好,但他们的问题我感同身受。”林兆祥说,开始时,每周组织大家来到公园,在公园里交流、聊天,但毕竟不是固定的场所,有着诸多不便。林兆祥和范佩玲寻思着能不能找个固定的场所,他们两个和另外几个认识的听障人士一商量,大家都同意。
首要的问题就是找房子,经过多方寻找,最终找到了东光小区内商城的三间铺面,虽然条件简陋,但价格便宜。就这样,他们9个人每人凑了500元钱,以400元一间的价格租下了三间铺面。
有了房子,又到郊县的茶馆买来价格便宜的竹椅子、桌子,就这样,2008年4月份,“聋人之家”在东光小区内成立起来了。三间铺面,外加中间的一条过道,过道上装起了塑料棚挡风遮雨。三间铺面两间是活动室,一间里面放着写字板、椅子等杂物,过道中间摆放着桌子和竹椅子。听障人士在这里交流、聊天、通过手语讲座了解外面的世界。
“听障人士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却想了解外面的世界,想了解身边发生了哪些大事。”林兆祥说,正因为如此,从“聋人之家”成立之初开始,每周三、四都会有两位手语老师在这里讲座,通过手语将各种新闻信息、方针政策传递给每一个听障人士,6年来从未间断。
“聋人之家”俨然成了听障人士温馨的港湾,梦想在这里成为现实。
梦·奉献社会
捐款捐物 用微薄之力诠释爱和责任
“聋人之家”成立后,关爱从未离开过他们。所在的东怡社区时常来慰问他们;医院的医生护士找上门来,为他们免费检查身体;公益组织律师来为他们进行法律讲座……来自社会的关爱让“聋人之家”的听障人士感动不已,感动之余,他们也想着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尽管身体残疾,但也要力所能及为社会奉献,享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也愿意向社会奉献爱心,履行一份责任,这才叫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林兆祥说。
最近的一次可以追溯到4月18日。在本报发起的“爱不闲置·衣旧情深”大型公益活动中,设在本报的爱心接收点来了一群特殊的好心人,他们提着大包小包的衣服献上了一份爱心,而这群特殊的好心人就是来自聋人之家的听障人士。
成立6年来,“聋人之家”一直在用微薄的力量,默默诠释着爱和责任的含义。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组织筹款1万余元,用于帮助受灾群众;“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再次筹款8000余元,为抗震救灾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些捐款数额看上去不高,但对聋人之家听障人士来说却并不容易。除了身有残疾之外,大多数人的经济情况也不理想,有的还在靠低保生活。但每次听说要奉献爱心时,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100元、200元、500元……只要“聋人之家”发出号召,大家都会踊跃参与,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 一位姓何的聋哑人,家庭比较困难,一直靠低保维持生活,有时候到茶房来,3块钱一杯的茶水都要犹豫半天。当时,听说要向地震灾区捐款,他专程找到林兆祥,表示想捐100元钱,结果被林兆祥拒绝,“我说你生活都够不容易的了,这么做何必呢?你的心意我们帮你带到就行了。”可是,对方并不甘心,硬是拉着林兆祥不松手,不停地用另一只手比画着“我要捐款”,最后林兆祥只好收下了。
梦·新的梦想
带着大家旅游 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
“聋人之家”自成立以来,一直和残联、街办、社区以及周围的商家邻居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只要是能够帮忙的地方,都会有人主动帮忙。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林兆祥觉得已经有很多人在帮助自己,所以不好再要求更多,可是现在物价越来越高,“聋人之家”的运营成本也越来越高,都让林兆祥倍感压力,现在房租从400元涨到了700元,每个月2100元的房租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
“抛开房租、茶水成本和请人帮忙的补贴等,一个月下来都要倒贴退休工资。”林兆祥说,聋人协会成立时买的桌椅等设施本来就是二手的,现在6年过去了,这些设施已经变得很陈旧,特别是椅子,平时还好,到了周三周四手语讲座的时候,人来得多根本就不够坐,不少人只有站着。“聋人之家”很难再拿出钱来添置新的桌椅等设施。
林兆祥和范佩玲也在心里勾勒着新的梦想,在朝夕相处中,他们和来到聋人之家的听障人士们有了深厚的友谊。“我69岁了,老伴65岁了,都老啦。”林兆祥说,“希望趁着还走得动,能够带着听障人士出去旅游,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
梦想让人生闪光
“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成功的那天。”法国作家福楼拜的这句名言让人振聋发聩。
面对苦难和挫折,不是怨天尤人,沉溺于悲伤不能自拔,而是心怀梦想,勇敢面对,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人生的价值。从林兆祥、范佩玲身上,从众多的听障人士身上,我们都看到了这一点,梦想、乐观、自强让他们的人生有了别样的光彩,也有了感动人心的力量。
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总是在看不到的地方激励着你。尽管身体残疾,林兆祥和范佩玲却像正常人一样,用双手养活了自己;本可安享晚年的他们创建起“聋人之家”,实现了听障人士想有一个固定交流场所的梦想;虽然身体残疾,听障人士却在一次又一次的公益活动中奉献着爱心,诠释着责任;虽然条件简陋,却用6年来从未间断的手语讲座让听障人士了解外面的世界。
心怀梦想,用自强的品质、乐观的心态去为实现梦想不懈努力,前面纵然有水千条山万座,纵然是荆棘密布,一路坎坷,只要迈过去了,便是迈向了成功。
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