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山手留玫瑰余香助残不求回报
助残志愿者陈福山(右二)在与聋人进行手语交流
他头上没有耀眼的光环和骄人的荣誉,他默默无闻地做事在很多人看来“很傻”,58岁的陈福山,20多年来志愿从事助残事业,近年来更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为残疾人找工作、介绍对象和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帮助过的残疾人无数,很多受助者在他的引领下走出家门,接触到了广阔而精彩的世界。
记者近日采访了这位热心扶残助残的志愿者。陈福山个头不高,其貌不扬,见人总是憨厚地笑,但当他自如地与聋人“手谈”,或是俯下身与肢残人交流,亦或是为残疾人四处奔走时,他的身影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陈福山原是太钢职工,1990年被市残联聘为通讯员,从此与残疾人事业结缘。下乡村、进社区……通过扎扎实实的采访,他写出了《5万个电话书写壮丽人生》、《轮椅主任富民忙》、《无声世界里的故事》等优秀稿件。通过他的挖掘,“轮椅村长”王贵明、“知心姐姐”陈秀清等身残志坚的残疾人首次为人们所了解,成为感动人心和鼓励残疾人自强的典型。被报道的残疾人也得到了来自社会的帮助:“知心姐姐”陈秀清没有电脑,有人送去了盲人专用电脑;脑瘫青年王磊特别渴望有台电脑写作,一台电脑送到了王磊家……随着与残疾人接触日益密切,陈福山对残疾人的需求和烦恼感同身受,对残疾人有了更深的理解。
资助患病聋人
2009年,晋源区南堰村26岁的村民潘小珍“感冒”半个月后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手术治疗,费用约3万元。潘小珍和丈夫都是聋人,公婆已是古稀之年,而娘家的父母、姐姐都以务农为生,还是聋人,3万元对两家人而言都是一笔“巨款”。得知此事,陈福山和市聋协主席王兰强向残联等部门求助。同时,他们还组织聋人为潘小珍募集到5000余元捐款。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帮助潘小珍,陈福山还投稿到省城媒体,感召读者给潘小珍捐款,更有北京聋人专程赶来捐款。南堰村干部看到报道后,也组织村民捐款,仅一天就募集到5000多元。省人民医院通过陈福山了解到潘小珍的窘境,减免了部分医药费。最终,潘小珍顺利做完手术,个人只负担了几千元医疗费。
扶助脑瘫少年
4年前,阳曲县西陵井乡泉水沟村的一个窑洞里,一名小男孩拿着画笔趴在炕上画画。画爷爷,画奥运会,画外面的世界……他的心很大,梦想却被现实束缚着。他叫张旭飞,当时15岁。旭飞患有先天性脑瘫,智力正常,却无法走路和自理,也从未上过学。旭飞独爱画画,常常在窑洞里独自趴着练笔。2009年,一次助残活动中,陈福山得知旭飞的事情后,投稿到省城媒体,引来社会各界关注。经陈福山联系,当地残联为旭飞赠送了轮椅,使他得以“走”出窑洞;一家画室的校长也开始免费教旭飞画画。学画期间,旭飞病情恶化,陈福山联系省脑瘫医院,为小旭飞减免了部分费用。肌肉无力的旭飞想坐起来,需要在身上装支架,一副支架就要5000元钱。抱着减免费用的想法,陈福山与假肢厂负责人见面沟通,假肢厂负责人被旭飞的自强精神和陈福山的热心所感动,为小旭飞免费制作了支架。在陈福山的帮助下,旭飞得到越来越多热心人的关注,收获着一份又一份惊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系统学习,旭飞的绘画水平飞跃提升,在艺术梦想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开展健康服务
常年助残,让陈福山对聋人产生了特殊的感情。聋人与健全人交流极难,一些聋人虽然能写会看,但他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较特殊,写出的很多句子健全人看不懂,聋人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难题,粗通手语的陈福山便开始致力于聋人的助残事业。一次,一名聋人提到,她坐月子落下妇科病,但看病时医生不明白她的“语言”,开了肠胃药,令她哭笑不得。陈福山了解到,聋人缺乏保健知识,由于语言交流困难,就医很不方便,身体不舒服时只能默默忍受。为此,他发动从事医疗保健的朋友,于2010年7月4日举办了首届聋人健康讲座,为方便聋人,他自费请手语翻译到场。当天,只能容纳70多人的会议室,有130多名聋人到场,很多聋人站着“听”完了讲座。2010年8月29日,为解决聋人就医难题,陈福山又与民进太原市委联系,由山西中医学院的志愿者担任手语翻译,共同举办了首次聋人义诊活动。当天,内、外、妇、五官等科室的20名大夫为300多名聋人诊治,并赠送了5000元的药品,受到聋人朋友的热烈欢迎。帮助聋人就业交流障碍给聋人就业带来很大困难,即便是大学毕业也很难找到合适工作。为解决这一难题,2011年,陈福山开始筹备首届聋人就业招聘会。作为一名普通市民,他自己跑到人才市场,看到适合聋人的岗位,就和招聘方“拉呱”。一次,他发现一家印刷厂有几个岗位聋人也能胜任,便与招聘方沟通,工作人员听说是为聋人找工作,客气地回绝了。陈福山不死心,又找到印刷厂老板,但再次被回绝。类似的事例非常多,陈福山碰过无数回“软钉子”,但他没有放弃,最终,一些爱心企业被陈福山的真情打动,小马哥汽车生活馆、山西伊利速冻食品等十余家企业参加了当年3月10日的首次招聘会。招聘会上,陈福山请来手语翻译,使聋人们能够详细了解企业情况,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的工作。50余名聋人与企业当场签订就业意向。招聘会迄今已经举办了3次,有200多名聋人与企业签订了就业意向,并先后就业。为让聋人学到一技之长,陈福山还联系茶社,为聋人提供学习茶艺的机会。24岁的闫丽玲就通过茶会与茶艺结缘,经陈福山介绍共有4人成为茶艺师。
架起沟通桥梁
“陈老师,每天看到你的留言,我都感觉很温暖……”这是陈福山一位 QQ 好友的留言。他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年多以前突然无法说话,也听不到声音。在网上,他无意中结识了陈福山,在父亲般的鼓励下,他受邀参加聋人活动,正渐渐地融入社会。这样的聋人有很多,交流障碍使很多聋人不愿出门、不愿交流。为此,陈福山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带聋人参观太钢,到动物园、蒙山游玩,举办聋人心理健康讲座,组织聋人与健全人开迎新联谊会,举办聋人沙龙,组织助残助学义卖……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健全人走近聋人,了解聋人,也让越来越多的聋人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开始和健全人交朋友。年轻的聋人王燕,原先没有工作,也不想与人接触,在陈福山的鼓励下,王燕成了聋人活动的活跃分子,还学会蛋糕烘焙,正筹备开甜品店。为了让更多健全人“听懂”聋人,陈福山组织志愿者成立爱心手语志愿者协会。除了为聋人当“翻译”,今年“五一”,该协会启动了在迎泽公园义务教手语的活动,每周活动一次,吸引了各界的爱心人士参与。手留玫瑰余香陈福山助残不求回报,甚至还自掏腰包当活动经费。有人说陈福山“傻”,陈福山索性以“天下第一傻”作为自己的博客名。他告诉记者,1995年因心脏病病休时,全家三口收入很低,为补贴家用,他开始投稿挣稿费。后来和残疾人接触多了,初衷完全改变了。他深切地感到,残疾人容易被遗忘,被忽略,生活很孤独,可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交朋友的渴望,有工作的热情,有实现自己价值的梦想,自己虽然只是个小人物,但通过自己的帮助,很多残疾人开始新的生活,他内心特别充实!陈福山的志愿行为得到了残疾人最朴实的回报。前不久,陈福山因病住院,需要人照顾,许多残疾人闻讯自发轮流到医院陪侍,每天都有残疾人结伴去探望和照顾他,成了病房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实个中的幸福滋味,只有他自己才能品味。
来源:太原晚报
责任编辑:TY02
(原标题:一位普通市民的助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