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智慧》——乔治•范伦特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副标题: 哈佛大学格兰特幸福公式研究
原作名: The Wisdom of the Ego
译者: 张 洁 / 宋欣欣 / 童 俊
出版年: 2016-9
页数: 434
定价: 6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9213855
内容简介 · · · · · ·
为研究人类“如何生活才会幸福”,哈佛大学1938年发起“格兰格幸福公式”研究,年复一年追踪724位男性的工作、家庭生活和健康状况,至今仍在持续。本书是这一旷日持久的伟大研究的硕果之一,对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人生太漫长、太多悬念、太多矛盾,无法被装进一个简单的“成功”的概念里,对于人生这个问题绝不能用“是”或“否”来回答。因此,研究负责人乔治•范伦特教授在本书里关注的核心问题不是研究对象遭遇了多少人生的磨难,而是他们如何去应对那些磨难,以及得到的相应结果。
乔治•范伦特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是哈佛大学著名的成人发展研究所第三任所长,也是“格兰特幸福公式”研究的负责人,该项目因受赞助人格兰特的赞助而得名。这一研究是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同时也最全面的心理健康研究。该研究始于1938~1940年,并仍在继续,迄今已经进行了78年。
这项研究追踪了724位男性,年复一年,询问他们的工作、家庭生活和健康状况。这724位男性来自两个样本,即268位哈佛学生样本和456位核心城市样本,后者的社会经济阶层和前者相比要低得多。范伦特教授还选取了90位特曼女性样本,试图来讨论性别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哈佛精英的笔挺外套下,跳动着一颗颗备受困扰的心,而性别的不平等,也导致精英样本的特曼女性在当时的美国大萧条下泯没人群。
《自我的智慧》一书中,作者穿插了三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大脑的自我欺骗和否认模式,有时这被称为防御机制。第二条线索是创造力,一种人类特有的能力,即带给这个世界以前没有的东西的审视。第三条线索,是对成人发展的认识。
作者简介 · · · · · ·
乔治•范伦特(George E. Vaillant)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格兰特(Grant)幸福公式”研究负责人。格兰特研究是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同时也最全面的精神心理健康研究。该研究始于1938年,并仍在继续。
主要著作包括:《自我的智慧》《适应生活》等。
目录 · · · · · ·
自我不只是为了适应和心理统合。它的智慧也包括防御、成人发展和创造力。自我发展的终极任务是智慧、关心和正义的融合,以及一种顾及他人的需要、权利和过往经历的能力,就如同我们留意自身的这些方面一样。这些自我的任务不仅包括对亲密关系的把握、对导师的认同,还有比较的能力、承受矛盾和冲突的能力。自我使我们能够区分哪些是必须全力以赴去改变的,哪些是必须坦然接受的。
第二章 关于一些概念 025
理解防御的相关概念不仅可以让我们理解对压力的适应过程,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非编码的方式,去解读人类看似荒谬离奇的行为。
第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欺骗 075
心理学家罗伯特•怀特在1952年写道:“我们对于环境如何塑造人了解颇多,这些知识很重要;对于人如何塑造环境我们却知之甚少,而这些知识同样重要。”
在这一章中,我将提供六个自我欺骗或者重新建构环境的例子。我还将介绍创造性和成人发展两个主题,这两个主题和防御一起构成了自我的智慧。
第四章 必要问题 099
聪明的读者在思考不同的适应风格时,最常提出的问题包括:(1)有多少种防御?(2)如何识别一种防御?(3)能否有目的地使用防御或者教他人使用更具适应性的防御?(4)防御何时是一个症状,何时是适应性的?有些否认或自我欺骗比另一些更健康吗?(5)有些防御仅限于特定的环境、情感或关系吗?有些防御具有性别、文化或历史时期的特别性吗?(6)每一种人格类型都使用一种独特的防御吗?(7)不使用防御时,我们如何应对?换句话说,当一种防御成为有意识的,是什么替代了它?(8)打破防御对治疗有益吗?如果是这样,那你如何告诉人们他们正在使用防御?(9)防御风格是不可改变的,还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成人的发展会影响防御的选择吗?
这份清单并没有穷尽所有可能的问题,但对于一个章节来讲已经足够长了。
第五章 我们如何证明防御的存在? 123
有三个问题是必须回答的。第一个是:能够在私密的精神分析设置之外可靠地识别防御吗?第二个是:我们潜意识的压力管理方式真的有影响吗?我们的心灵改变内部和外部现实的方式,会影响身体健康吗?第三个问题是:能够证明防御的成熟是独立于环境之外而不是又一个社会阶层的产物吗?
我结合了三个已经进行了50~70年的纵向研究来回答前面提出的三个问题。
哈佛大学成人发展研究由三个研究组成,两个基于哈佛大学,一个基于斯坦福大学。它包括三个群体,每个群体都分别被研究了超过半个世纪:大学样本,出生于1920年前后;核心城市样本,出生于1930年前后;特曼样本,出生于1910年前后。
第六章 自我及成人发展 149
34岁的列夫•托尔斯泰伯爵克服了他长久以来对亲密关系的厌恶,与索尼亚•贝尔斯坠入爱河。他们的婚姻持续四十年,并且有十三个孩子,以及莱福特所说的“永无止境的责任”。
托尔斯泰写道,“如果有人告诉我,应该写一本书来证明我对所有社会问题的看法是绝对正确的,我不会在这上面花费两个小时;但是如果有人告诉我,我所写的东西在二十年后会被现在的孩子们长大后阅读,他们在看书的时候会哭会笑并且因此更加热爱生活,那么我将投入全部的生命和力量。”
他的繁衍比他的语言更有说服力。
第七章 生活史 185
如果一个人不沿着前一章中所描述的螺旋式阶梯往上爬会怎样?
本章及下一章将阐明为了使成长和创造成为可能,自我必须掌握的力量。
自我的智慧不是简单地与掌握冲突有关,而更是与生活有关。用简•洛文杰的话说,“努力掌握、整合及赋予经验意义不是很多自我功能中的一项,而是自我的本质。”
第八章 自我与创造性 217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丰富的人格中,有四个方面可能需要区分:创造性的艺术家、神经症患者、道德家和罪人……在令人困惑的复杂性中,如何发现自己的方式?唉,在这个创造性艺术家面前,分析师不得不缴械投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第九章 西尔维娅•普拉斯:创造力和精神病性防御 249
同一个人内心中的世界,是全黑的,也是全白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詹姆斯•乔伊斯和伯特兰•罗素,三位人类创造性的巨匠,都有精神分裂的孩子。或许是巧合,或许不是。无论如何,在普拉斯的生活中,她既是创作者,又是疯女人。和她相比,她的父亲奥托•普拉斯是冷酷的,站在黑板旁边的他完全被人遗忘,即使他是世界级的蜜蜂专家。是他写诗的“疯”女儿令他、他的蜜蜂和他的女儿不朽。我们没有证据显示奥托•普拉斯教授是一位启发性的老师,但不管怎样,通过一位传记作家的视角,西尔维娅被视为“史密斯学院英语系曾经拥有的最出色的两三位导师之一”。另外,在未来几十年的课堂上,学生们会继续学习她的《爱丽儿》诗集。个中原因与疯狂只有些许相关,更多则是缘于她光芒四射的自我之智慧。
第十章 安娜•弗洛伊德:成熟防御 271
如果说安娜•弗洛伊德的一生折射出了她的爱的战果、持续的声望、胜利和创造性的攻击,那么她的一生也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就像我们经常会联想到的那些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们一样。在她36岁时,她向一个朋友坦白说,在她的童年时代,“我总是去找那些不爱理我的小孩,而这在过去和现在总是对我起着同样的作用,就好像我总是透过别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而我在他们眼中就像在我自己眼中一样一钱不值。不过,现在一切差不多都好了,因为我已经看清了”。
第十一章 尤金•奥尼尔:防御的成熟 295
不成熟型防御是人格障碍的基石。虽然不成熟型防御和人格障碍会产生难以忍受的冲突,但是它们也能够缓解冲突。就算它们歪曲并在最后破坏了关系,不成熟型防御也提供了一种亲密的幻象。面对他人的不成熟防御,我们会感到被掌控、被纠缠甚至是被侵犯,甚至也会让我们产生歪曲。我认为,对这种“传染”的解释是,不成熟防御能够通过甜言蜜语渗透、迂回并跨越障碍物,而那些障碍物本是用来保护自我感的界限,并免于被他人侵犯的。
不成熟防御通过允许一个人侵入他人的骨髓以发挥作用。与此相比,成熟防御则是诚实的、道德的,拥有一种安全、较少侵入性的亲密关系。成熟防御的使用者有着诚实和道德,骗子和罪人有着侵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唤醒我们最古老渴望的能力,只有艺术家能够结合二者。
一句话诠释奥尼尔:痛苦的孤独,即为真相,有着意味深长的美。
第十二章 不利因素、心理弹性和成熟防御 319
生活总会令人感到出其不意。有时,不可预知的结果是悲剧性的:充满希望的青春在监狱里终结,或者被毒品摧毁;慈爱的、脆弱的母亲因为白血病失去了唯一的孩子。这类情景中,我们从未知的事物中收获甚少。众所周知,蛋壳先生(Humpty Dumpty)会从墙上摔下来,碎裂的——永远——无法修复。
另一类无法预知的结果则意味深长:一个生活中有着不利因素的年轻人获得充满爱的、创造性的成功;一个“缺少机会的”孩子成为一个快乐健康的成人。曾经一度碎裂的蛋壳先生在十年——或者四十年之后变得完整,从他们身上我们能获得很多启发。
第十三章 自我如何变得成熟?-------------------------365
自我如何学会点石成金呢?约瑟夫•康拉德做出充满苦涩的预言,“可悲的人啊,在青春年少时没有学会用心期待,真心热爱,相信生活”,成熟的自我功能又如何抵消它呢?我相信,自我可以在成年生活中通过对他人的内化做到这些,就像他们曾经在童年做到的那样。
本章中,我将系统检验这个过程,看看我们如何内化所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
致谢--------------------------------------------------41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