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人士创作励志动画片,入围华人短片大赛百强

  •  
  • 浏览次数: 56
  •  
  • 发表时间:2023-09-21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南都讯 记者林燕德 在无声的世界里,他独立创作出一部励志动画短片,并凭借该短片获得两岸原创微电影大赛的认可。昨日香港传来喜讯,深圳听障人士邱浩海的作品《梦想》入围第三届香港国际聋人电影节参选影片。就在前几个月,《梦想》还入围了“台北国际短片电影节”之全球华人非常短片创意大赛微动漫类奖的百强。
    作品入围不忘先感谢妻子
    截至昨日,在优酷视频网上,《梦想》的点击率已突破16910次。该短片引起了网友对于“梦想”的探讨。《梦想》讲述了男主角小虎在创作动漫的路上经历的挫折,但却没有放弃创作的热情,故事以梦境结束,以此鼓励有梦想的人坚持不懈。“构思灵感来源于经历以及我自身的故事,”邱浩海在邮件中描述了自己创作该动画的历程。4岁时,他因为发烧打链霉素过敏失去听力,“所幸,美术这个爱好让我找到了精神支柱。”
    邱浩海毕业于长春大学美术专业,做过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等,“做CG动画是我的梦想。”国际上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为CG。工作中,邱浩海只能用纸和笔与同事沟通,很多问题都需要自己摸索。
    妻子黄少东是他的动画样片的第一位观众,她虽然不懂动画设计,但总会提一些意见。为了支持丈夫创作,生活中黄少东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对此,邱浩海很感激,“我入围了首先要感谢老婆。”
    创作半年凭触觉“听”音乐
    一名业内人士评价道,一部两小时的3D动画电影,通常需要数百人的团队用几年时间来完成。邱浩海制作的短片虽然只有7分多钟,但也任务艰巨。
    创作过程中,音乐和配音是听障人士心头的痛。动画不能没有声音,邱浩海用文字描写励志的背景音乐,请音乐制作人做声音,融入动画的制作。“其实听障人士也能听音乐,靠触觉感受,重要是感觉。”邱浩海戴上耳机,触摸着小音箱,从头一遍遍看动画,感受音乐节奏的震动。
    前后花费了半年,《梦想》终于制作完成,能入围台北短片电影节,邱浩海觉得最大的意义,是得到认可和尊重。
    去年12月底,邱浩海应邀前往台湾参加大赛颁奖首映会。面对来自影视、传媒、网络的各类嘉宾,他却没机会作自我介绍,“我后悔没有请专业的手语翻译者一起去台北,错过了这个大好机会。”看着其他人互相递名片作自我介绍,邱浩海只能拿出纸笔,与别人费力地交流。大赛组委会执行长曹先安听闻邱浩海的身份,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你是唯一成功入围的听障人士,不容易!”

新闻来源: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耳朵听不见梦想却扬名港台
责任编辑:TY02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人士 创作 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