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成立于2009年11月,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78年成立的教育学、心理学教研室。学院现有应用心理学、教育管理、特殊教育三个本科专业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学两个硕士点,面向全国招生,在校本科生900余人,硕士研究生20余人。
学院设心理学系、教育学系、教师教育教学部、实验中心、济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济南大学学校心理研究中心、济南大学课程研究与支持中心、济南大学益派市场测评与研究中心等机构。现有教职工52人,任课教师4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3人,在读博士5人。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院高度重视教学
工作,加强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建有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师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省级精品课1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以及多项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学院承担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实验区项目2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5项。学院教师获国家级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1位教师获山东省教学名师称号,2位教师获济南大学优秀教学奖(教学名师),1位教师获济南大学青年教学能手称号。
学院始终把科研工作作为学院发展的先导,近年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8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8项以及山东省软科学
项目、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多项。近年来学院教师在《心理学报》、《教育研究》、《心理科学》、《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Psychology and Health》、《College Student Journal》等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SCI、CSSCI等收录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学院教师共获得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6项,山东省教育厅高校优秀成果奖多项。
学院拥有先进的心理学、特殊教育学实验设备。拥有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图书2万余册,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期刊100余种。
学院是山东省社会心理学会和济南市心理学会挂靠单位,共有5位教师担任省级以上学会常务理事。
出品:中国聋人网
策划:付强
文字:付强
制图:王晓梅
责任编辑:张冰冰
特殊教育是一项团队整合的事业——对话济南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系主任张婷
济南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始建于2011年,12年开始招生,今年9月刚刚迎来第二批新生。作为“2013特殊教育学术研讨会”参会院校中最晚创办特殊教育专业的大学,济南大学特殊教育专业还很“年轻”。但“年轻”并不等于“没经验”,以创办多年的教育学、应用心理学教师为基础班底,济南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并不单薄。研讨会期间,特殊教育专业系主任张婷与中国聋人网记者进行了深度沟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济南大学特殊教育专业,这个特殊教育大家庭里的后起之秀。
后起之秀——依托原有专业 力争快速发展
通过张主任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济南大学特殊教育专业2011年通过国家审批,12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今年是第二届。济南大学的特殊教育专业起步较晚,专业的开设主要得益于这两年国家对特殊教育行业的大力支持和发展。
起步虽晚,但济南大学特殊教育专业依然有自己的优势。目前,济南大学是山东省综合性大学中唯一一所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院校,同时也拥有山东省特教专业唯一的硕士点。特殊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以教育学、应用心理学为基础,很多教师的专业背景也都侧重于这两个学科。师资队伍中大约有7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包括香港中文大学以及荷兰的著名院校,甚至中科院的博士。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可以在特教学校、普通学校的资源教室以及相关的特教康复机构任职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济南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基本思路。
办学体会——特殊教育是一项团队整合的事业
“时间虽短,感受颇多。”张主任在交谈中强调了这样一句话。她告诉记者,在这两年的办学过程中,她们越来越意识到,特殊教育专业不应该仅仅是教育学下属的二级学科,更应该是一项团队整合的事业。除了特殊教育,还需要借助医学、心理学,甚至是社会保障专业、科技、网络这样多元团队的整合的力量。
开设特殊教育专业之后,张主任和同事们一直在考察一线的学校,去台湾学习、去华师大、北师大走访等等。最初设立专业的时候,也只是当作教育学下属的二级学科,但随着走访次数的增加、认识的不断深入,张主任才意识到,要让特殊教育专业真正取得成效、真正为特殊人群做些有益的贡献,需要多种学科、专业团队整合的力量。但是特殊教育还是要立足于自身的教育领域。因此,在培养师资的过程中,济南大学特殊教育专业依然侧重于教育、侧重于特殊教育,在保证教师具备基本的教育的素质以外,还注重教师在心理学、医学、康复、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多种方面的桥梁作用,”张主任说,比如学生需要康复,那么教师就应大概知道学生需要哪种康复,康复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康复师资力量、康复人员、科技辅具。但是科技辅具具体怎么应用,还需要社会上科技辅具中心的支持。所以教师应该起到这样的作用,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要成为社会团队整合的桥梁。
这种培养形式也贯彻在学生培养中。在学生培养方案中,除了特殊教育的基本素质,还加入了学生的早期干预、医学基础、科技辅具的应用等等。特教理念的现代化、多元化发展,在学生培养的课程中也有所体现。这是济南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方面,与传统特教师资的一些差别。
另外,为了突出学生特殊教育的专业技能性,济南大学特殊教育专业鼓励所有学生选修分科课程,如语文教学、数学教学。学院的现有专业,像应用心理学、教育管理和特殊教育专业,这三个专业在大三大四的课程中都是打通的。这种做法,可以帮助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拓宽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复合性,更有利于学生未来可持续的终身发展。
会后感言——特教发展亟需政策推动
参加了全部三个议题的讨论,张主任表示:“非常感谢聋人网为我们提供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在会议过程中,听到很多院校介绍他们的师资培养经验,让我们有机会和全国一线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老师们沟通交流。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对于师资的最真实的需求,这样一种反馈的声音。这些对于我们之后的师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这次会议,大家积极讨论形成了很多共识,对于各个院校未来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张主任说道,同时也存在问题。虽然形成了共识,但真正从顶层设计上来讲,能够解决多少问题?对于特殊教育而言,先有一种体制,更多还是需要政策的资助和推动。“融合”之类的理念早已存在,但在现实中贯彻不了。像在这次会议中提到的,各个院校做了很多师资培养,培养了很多特教学生,但就业问题却不容乐观。很多特教专业毕业的学生,想在特殊教育学校任职是很困难的,因为没有编制。培养了专业人才,又无法就业;而很多就业的人却不懂特教,白白占着一个岗位。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各个院校在培养师资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的推进制度。普通教师有资格证书,但对于特教专业的学生来说,除去具备普通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还需要突出他们的技能性和专业性。如果能够推进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对于师资培养、乃至吸引优秀生源来说,都将是一种极大的保障。
这两年,国家的特教事业处于建国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很多地方学校都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特教专业学生培养出来,面临着就业问题。现在的用人制度和培养制度之间存在一些不太衔接的地方,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阻碍。对于一线的特教学校来说,想招一些具有特教背景的学生却招不到。如何打通二者之间的隔阂,如何实现一种更流畅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这需要国家相关机构做出相应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