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

  •  
  • 浏览次数: 388
  •  
  • 发表时间:2023-09-21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依据《安徽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和《阜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阜阳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一、残疾人事业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期间,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以下简称残工委)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残疾人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残疾人状况明显改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众多的贫困残疾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得到应助尽助,其中,60956名贫困重度残疾人享受到普惠加特惠的生活特别救助。95%以上的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50889名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或基本养老保险,并享受到政府补贴。残疾人康复受益面迅速扩大。全市已建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8个,2499名聋哑、智障、脑瘫、孤独症儿童得到康复训练救助。完成白内障复明免费手术19439例,医疗救助贫困精神残疾人4080名。免费发放辅助器具3568件。市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假肢站、辅助器具中心、低视力康复部相继建立。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进展显著。全市现有特教学校6所,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逐年提高。新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9个,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7个,免费培训残疾人3871名。5000名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享受到“万人千元就业工程”的创业扶持。残疾人宣传文化体育工作日益活跃。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残疾人自强标兵任影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最美乡村教师”、“安徽省道德模范”、“安徽省三八红旗手”、“阜阳市十大新闻人物”。成功举办阜阳市首届残疾人“自强创业之星”评选活动、阜阳市首届残疾人运动会、阜阳市农民盲人歌手阮海磊音乐演唱会、阜阳市庆祝国际聋人节和国际盲人节大型广场文化活动。派员或组团参加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全省残疾人文艺汇演,荣获多个奖项。信访维权工作成效显著。市、县(市、区)均成立了残疾人法律维权服务工作站。无障碍建设稳步推进。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171个乡镇(街道)、251个社区全部配备了残疾人专职委员,1722个村委会指定有残疾人助理员。残疾人工作者培训制度化。五类残疾人专门协会活动日益活跃,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开展了残疾人基本信息登记。开展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核发工作,为13.2万名申请领证的残疾人免费发证。
  历时2年(2009年初——2010年底)的全市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显示,我市现有各类残疾人61万,占总人口的6.1%,涉及全市五分之一家庭200多万人口。这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困难的群体 ,是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重点人群。五年来,我市残疾人事业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总体上事业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滞后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医疗保障、康复、教育、就业、住房、社会参与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残联组织为残疾人服务的平台和载体明显不足。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和政府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重视支持残疾人事业。伴随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将取得新进展。我市残疾人事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残疾人将同全市人民一道向着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发展大局,以构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为主线,以不断满足残疾人基本需求为重点,在残疾人社会保障、康复服务、教育培训、就业扶贫、文化体育、社会环境、维权服务和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残疾人事业与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管理,将扶残助残重点项目纳入民生工程,建立稳定增长的残疾人事业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作用。
——坚持以残疾人为本,依法推进的基本方针。完善残疾人事业法规政策体系,确保残疾人公正、平等享有各项社会公民权利和普惠、特惠政策,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确保涉残法律法规全面实施。优先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改善残疾人民生,有力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进行分类指导,加大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社会化工作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残疾人事业,积极培育理解、尊重、关心残疾人的社会风尚。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
(三)发展目标
  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住房、文体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措施更加完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特困生活救助水平不断提升,残疾人的生存状况持续改善。
——残疾人参加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比例逐步提高,残疾人的医疗康复保障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残疾预防进一步加强,出生缺陷明显减少。
——残疾人教育培训事业不断发展,接受教育的优惠补贴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受教育权利得到切实维护。
——残疾人就业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就业援助力度持续加大,就业状况进一步改善。
——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不断繁荣发展,残疾人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残疾人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事业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残疾人慈善事业公开、透明的捐赠激励机制基本建立,社会各界更加自觉支持参与残疾人事业发展。

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一)社会保障
1.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范围,实现应保尽保;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立户的,按规定纳入低保范围。完善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困难残疾人家庭和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给予临时救助。对城乡流浪乞讨生活无着的残疾人按规定给予及时救助和妥善安置。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关键字: